網上兜售高考作弊設備 "捷徑"之下的陷阱(圖)(2)
打“高科技牌”誘導投機心理
在網絡上輸入“高考作弊”“考試作弊”等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的販賣作弊器材的網頁有上萬條。記者看到,作弊產品分為可聽型、可視型兩類,都隱藏在鋼筆、眼鏡、橡皮、手表、文具盒等考試工具的外形之下。
記者以購買設備為由與一名銷售人員取得聯系。說明來意后,銷售人員不僅耐心幫記者挑選最合適的作弊器材,還解釋了準備流程:“只要找到一位考場外的助考者,再在考場附近選取一家賓館或房間,安裝好發射設備就可以了。”
當記者質疑設備能否發揮作用時,這位銷售說可以到位于福建廈門的公司現場試用、購買,但公司具體位置不方便現在透露:“到廈門之后打我手機,我就來接你。”之后記者查詢其手機號碼,歸屬地卻為“福建泉州”。
這些高科技作弊器材到底是否存在,還是只是騙局?記者咨詢了長沙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裘毅,每年都負責考場監測無線電信號作弊的他對此很有經驗。
“從我們繳獲的作弊器材來看,設備的科技含量已越來越高。不僅無線信號的發射已從聲音升級到數據發射,設備接收的器材也越來越隱蔽。耳機接收器只有米粒大小,字符接收器則是在手表、橡皮、尺子上安裝液晶顯示器,一般情況下根本看不出來。”
裘毅介紹說,以尺子型作弊工具為例,其外形和普通尺子一模一樣,看上去沒有顯示屏、按鍵或充電孔,但這些“機關”真實存在。這種尺子配有一支筆,當筆觸到尺子的指定位置時,隱藏在尺子內的液晶顯示屏就會顯示數字、字符,按動筆上的機關,屏幕就可以前后翻頁,用以接收考試答案。
對于網上出售的各種器材,裘毅分析:“都是打的‘高科技牌’,其中很多器材確實在收繳過程中發現過,但實現針孔攝像和場內外互視的,至今還沒有發現。這樣的設備恐怕不是一兩千塊錢就能買到的。”裘毅分析,網站利用考生投機心理設置騙局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