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語文針對性試題演練一
最近幾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列舉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多以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高考題的第5題,2002年的第6題。
病句辨析是綜合了語法、邏輯、修辭、標點符號等方面知識的一項必考內容,復習時,要認真弄清用詞錯誤、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修辭不當、歧義等方面的各種病因。還要掌握辨認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練、形成有效語感的基礎上,感悟快速且準確判斷的思路、方法等,爭取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
(一)語序不當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等。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種情況:句子成份順序不當、定語狀語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分句位置不當。
1.定語、中心語位置顛倒:
例:這個國家石油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
(“熱烈地”應放在“討論”之前。)
3.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
(將“充分”調至“激發”前,并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是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代表昨天都與他熱情的交談。
(應改為“熱情的與他交談”)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強,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應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顛倒:
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于許多日本企業家是不陌生的。
(應改為:“許多日本企業家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為支援災區人民,村里的人寧愿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獻出大米。”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