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浙江探索“個性化高考” 最大保障考生利益

2010-05-26 09:29:06 來源:新華網

  什么樣的高考制度是人才選拔的“最優模式”?見仁見智。但改變單一的“統一選拔考試”模式,無疑是各界共識。前不久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中即提出“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2009年起,浙江試行新高考方案,由考生選擇考試模式,“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報考合適高校。依照這套“個性化高考”方案,該省30多萬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在教育改革的“雷區”邁出平穩的第一步。

  分類測試:不再用同一張考卷,讓學生“量才而考”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0年高考,高三學生章功(化名)和家長一致決定報考高職高專類。“畢業后當個技工,前途也不錯。”章功的父親說,“目標定的低一些,孩子復習迎考也不用那么緊張。”據了解,在章功所就讀的鄉鎮高中,有近30%的同學像不再備考“綜合”科目,轉而學習技術類課程。

  歷經3年的調研與試測,浙江省從2009年起實行分類測試的高考模式。這種模式在“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課程的基礎上,分三類設置考試科目,報考院校分別對應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第一類科目增加“自選模塊”,考生可在涉及9門學科的18道題中自主選答6題,總分為810分;第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通用型知識和能力,總分跟以往一樣為750分;第三類科目不考“綜合”,增加“技術考試”,由學生在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中選考一門,總分減至550分或650分。

  “過去參加高考的考生中,有80%的人用80%的精力花在那永遠搞不明白的20%的問題上。”浙江省教育廳長期分管基礎教育的巡視員張緒培說,高考改革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成就,并滿足其選擇性需求,這也是減負的根本要求。

  中國教育史分會理事長田正平認為,浙江“個性化高考”方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推行“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操作模式,它不再用高度統一的考試科目來決定學生的命運,改由考生量力而行,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了高考應有的功能。

  “我們在給全體學生家長發的公開信中,特別用粗體字標注‘高考類別不一樣,考試科目不一樣,考試時間不一樣,學生負擔也不一樣’。”杭州市余杭區瓶窯中學校長俞建中介紹說,在學校的幫助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定位和預期量力報考,以報考二類、一二類兼報、二三類兼報者居多,沒有出現單獨報考一類或三類全部兼報的現象。這所鄉鎮中學的2009屆畢業生3年前的入學成績在該區同類學校排名榜尾,高考成績卻令人刮目相看——本科率達56.3%,重點本科率也達到8.8%。

  統計顯示,2009年浙江高考中,單報第三類的考生為5.4萬人。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對此表示,這說明一部分考生和家長選擇較為務實。但同時也要看到,兼報一、二、三類的考生超過8萬人,約占總人數的1/4。對這部分考生來說,分類測試不僅起不到減負的作用,反而增加了負擔。2010年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還將加大到基層講解的力度,幫助考生更準確地自我定位。

  “成長記錄”:高校錄取不再“唯分數是舉”

  從2009年起,浙江每名考生的電子檔案中都新增了一張“成長記錄”。這份全名為“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基本信息表”的表格中,包括高中會考等第、所獲學分、自主選修模塊、綜合素質評價、任職記錄、綜合實踐活動學分等項目。

  按照浙江的“個性化高考”方案,今后全省將逐步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的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即每一名考生都必須要有高中會考成績、“成長記錄”以及高考成績,才能參加高考招生錄取。

  “成長記錄”的引入受到了不少高校的歡迎。浙江工業大學在招生章程中明確規定,省內參加新課改的考生必須在綜合素質評價的各個選項中達到一定等第,方能報考該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則明確表示,在考生總分相當的情況下,高校將更青睞那些綜合素質好的考生。

  浙江大學副校長姒建敏說,把中學生的成長記錄即綜合素質評價第一次正式引入高考錄取,有助于打破當前“唯分數論”的評價觀,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從高校招生角度來看,新課改高考方案為學校實現優選好學生的目標提供了基礎平臺,拓展了選擇空間。

  當然,“成長記錄”在高校招生時到底該起多大作用,教育界還有爭議。有研究者認為,考試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全部,但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家庭孩子之間的平等。有家長擔心,綜合素質評價缺乏科學性,有可能出現爭議。考慮到現實因素,目前在浙江,“成長記錄”與高校招生實行的是“軟掛鉤”。有高校直言,綜合素質評價就是過過場,沒實質意義。

  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對此表示,目前分數線依然是高校招生的第一條件,只有通過“分數線”這個門檻,我們才會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其他的學業水平考試情況。但隨著城鄉教育差距的縮小,社會誠信度的提高,其“招生權重”應會逐漸加大。

  改善服務:最大可能保障考生權益
 
  2009年浙江省的首批高校錄取中,考生第一志愿滿足率由去年的93%上升到今年的98%,而院校第一志愿滿足率則由去年的70%上升到今年的90%以上;同時,浙江的高分考生落選率和征求志愿比例均再創新低。

  據了解,這主要歸功于2009年浙江高考招生的兩個“新政”。一是首次采用分類分批劃線、分批填報志愿、分段錄取的辦法,二是平行志愿統一增加到5個以及合并原來的二、三批志愿。從機制上最大限度保障了考生權益。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介紹,2009年浙江省高考共經歷了13次網上填報(征求)志愿,15次平行志愿模擬投檔和26輪正式投檔,雖然招生時間拉長, 考試機構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但考生和院校卻從中受益,實現了“雙贏”。

  網上填志愿這一配套舉措的推出,尤其令一些偏遠地區的考生受益,鼠標一點就可以完成整個志愿填報和補報,不必在縣城和學校兩地之間來回奔波。專家認為,與傳統紙質志愿相比,網報有效提高了準確率,既省時省力,又維護考生利益。

  為了弱化一次考試的偶然性作用,新方案同時將英語(論壇)聽力、技術考試等科目的考試方式改為每年提供兩次考試機會,由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選擇考試成績,成績兩年內有效。考生們普通反映,因為可以選擇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他們的心態普遍比較放松。

  所有高考試卷的網上評閱是強化高考公平的又一環節,“網上背靠背打分讓高考作文評閱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該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廖可斌說。在網上,兩名作文閱卷者相互看不見評分結果,相互不受干擾;而一旦兩者打分差距超過規定范圍,計算機就會把考卷發給第三位老師再行評閱。

  浙江省教育廳表示,作為階段性的高考改革方案,新政出臺和具體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新問題。但在未來,教育部門還會繼續有計劃地根據實際情況完善高考制度,以使高考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最新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中文日韩一级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