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填報志愿“五項基本原則”(4)
五項基本原則之四&五
“五項基本原則”的第四條和第五條內容比較好理解,放在一起來解釋。“第一志愿(專業)最關鍵,剩有余額才補錄(調劑);院校專業有梯度,“冷熱”要兼顧。”第四條原則強調了填報志愿時,要把重點精力放在第一志愿和第一專業上。當然這條主要是針對有序志愿這種錄取方式。因為按照有序志愿的投檔順序,都是優先錄取第一志愿,當第一志愿結束后才進行第二志愿的錄取。這時很多生源良好的學校已經完成招生計劃,不會再錄取二志愿的考生了。二志愿較難填報而且錄取的把握又小,所以重點還是要報好第一志愿。在填報專業時,無論是分數優先還是志愿優先,抑或兩者相結合的規則。第一專業都應該是選擇考生最想去的,不然會錯過很多機會,如果涉及到專業級差,還會損失分數,影響后面選報的專業。
在每個批次的志愿錄取結束之后,如果有部分院校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會公布空缺專業的余額,進行一次征集志愿,也叫做補錄。達到該批次線卻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以自愿參加補錄。不過,這時候的學校和專業往往不太理想,選擇面較窄。錄取也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成績不高的考生被錄取的把握也不大。
“五項基本原則”的第五條:院校專業有梯度,“冷熱”要兼顧。按照高考錄取分數,可以把高校從高分到低分排隊。在同一所學校中,也可以把專業按照平均分降序排列。分數高的學校和專業就是報考的“熱門”,分數低的是“冷門”。當然,冷熱都是相對的,不同階段冷熱門也不一樣。前幾年法律專業很熱,這幾年開始“降溫”,報考人數開始減少,錄取分數也在下降。。“拉開梯度”、“冷熱兼顧”的原則很多家長和考生都聽說過,但是在具體操作上卻不知道該如何動手。這個原則不拿具體的案例來分析,是說不清楚的。請家長們結合具體案例來學習如何拉開梯度。
平行志愿中如何合理拉開梯度
發揮所長穩選高校為一位09年河北文科考生做的方案
填報高考志愿中的“五項基本原則”文字雖少,但是含義豐富。掌握了“五項基本原則”,也就基本上學會了志愿錄取的規則。剩下的精力可以集中在了解目標院校和專業上,這塊兒需要做很多的信息搜集和研究工作,還要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潛能特長,考慮今后深造和職業發展。(人民網-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