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易造成扎堆名校 專家支招
今年河南省高招推出的各種高考改革措施,對于考生和高中畢業學校以及招生高校都是一次新的嘗試。據了解,從1977開始,河南省多采取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方式,1989年采取了知分后填報志愿的方式。據了解,由于當年考生“扎堆報考”導致大量高分考生落榜,第二年,河南省又恢復了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方式,并一直延續至去年。
對于昨日新公布的高考改革,記者帶著一些考生及家長關心的問題,采訪了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鄭觀洲以及部分高中相關負責人和部分省內、外高校招生人員。
[關于知分后報志愿]
問:高考知分報志愿對考生會有哪些好處?
鄭州一中副校長葉玉昆:高考填報志愿存在風險性導致的不公平現象一直備受考生家長詬病。知道分數后填報志愿的好處,會讓平時估分不準但成績較好的考生減少吃虧的可能性。知道分數后填報志愿,對考生報志愿的指導性會更強。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長劉金武:實行知分后填報志愿的新政策,對應屆生有好處。因為從歷年的估分情況來看,應屆生高考估分都很不準確,容易出現保守估分。今年實施這個政策,學生填報志愿會“量分而行”。
問:知分報志愿實施后,還會出現高考中的“大小年”現象嗎?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長劉金武:知道了分數也有苦惱。考生都處于透明的狀態下,可能會出現名校扎堆的現象,成績不錯的都去填報一個學校。還可能造成“大小年”現象更加明顯。例如去年華中科技大學在河南的生源都沒有招滿,原因是他們在2008年的分數線比重點線高30分左右,2009年學生都不敢報考。如果分數出來后學生再報考,考生會一窩蜂地去報考一個學校,抬高這所高校的分數線,出現某些高校的填報志愿“大小年”現象。
問:知分報志愿時,考生還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才會讓志愿填報得更穩妥?
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穆禾:知道分數再報志愿,不會出現好學生不敢報考重點院校的情況。由于填報志愿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往年的錄取線也僅能作為一個參考,更重要的是高校往年在河南錄取到的學生的平均分數線,這個分數線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是多少。掌握了這些信息后,考生再報志愿時,才不至于出現落榜現象。
問:知分后報志愿,有可能會出現志愿扎堆的現象,省招辦如何從政策上對此進行調控?
河南省招辦鄭觀洲:目前,在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上還存在一些爭議,如高校反映錄取考生成績“扁平化”(集中在某一分數段),限制了高校招生錄取的自主權等。但它能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報風險,提高考生志愿的滿意度,減輕高分考生落選問題,對考生特別是對高分考生有利。
今年河南省同時推出知分報志愿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發揮二者互補作用。知分報志愿為考生選擇學校和考慮志愿排列順序提供了數據參考,平行志愿可以有效化解知分報志愿容易出現的志愿扎堆問題。
[關于平行志愿]
問:河南省實行的平行志愿模式雖填報志愿的風險性會有所降低,但也容易造成高分考生扎堆兒于名校,高校可能因生源差距而呈現“三六九等”的現象。而我省只有一所“211”高校,會不會影響河南省其他高校的生源質量?
河南省招辦鄭觀洲:我們也考慮到這種情況,但因為現在只是大的改革框架,還有很多具體的實施細則,我們將在以后向社會公布。作為省部共建的河南大學是否被河南省列入“211”院校當中錄取,目前還在商討中。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