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在應試和素質間行走
內容摘要: 再也不用四處奔波去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試;再也不需要白天在學校里高考(論壇)復習,晚上備考自主招生。”就像小趙等高三學生的“心”一樣,熱熱鬧鬧的2010年度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也終于“靜”了下來。
“終于可以靜下心來,一門心思對付高考了。”2010年高考倒計時只有100多天,這個春節假期,擺脫了自主招生困擾的高三學生小趙反而感到一陣“輕松”。再也不用四處奔波去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試;再也不需要白天在學校里高考復習,晚上備考自主招生。
盡管在兩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試時都沒過關,小趙還得靠6月份高考的“裸分”去競爭名校的入場券,但他的心靜了下來。“同時準備高考和自主招生這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考試,簡直就是一種精神折磨。”
就像小趙等高三學生的“心”一樣,熱熱鬧鬧的2010年度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也終于“靜”了下來。
虎年春節前,大多數自主招生高校公布了通過面試獲得加分的學生名單。20分或30分,是高校對這些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認可,是這些幸運兒最好的新年禮物。
在被應試教育了12年后,能通過高校綜合素質的考試,這些學生自然成了同學們眼中的牛人。但“牛人”再牛,新學期開學后,他們還是要回到一本本復習書、一張張模擬卷上來,因為他們要為應試教育的最后一試、最重要一試——高考,作最后的沖刺。
在進入“七年之癢”的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就這樣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間行走,像個青春期的孩子,表現出對幾十年應試教育的一種叛逆,更懷抱著對未來素質教育的一份夢想。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