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一本二本實行平行志愿(2)
如何投檔?投出檔案均視為第一志愿
《實施辦法》規定,實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檔時,將按院校志愿組順序投檔。即先進行第一院校志愿組投檔錄取,第一院校志愿組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院校志愿組投檔錄取。
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按考生排序情況從高到低檢索,排序靠前的優先檢索,再按考生填報的A、B、C等院校志愿依次逐個檢索投檔。即投檔時,分文史類、理工類將考生按排序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檢索,然后按志愿順序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檔條件,則投檔A志愿院校,如果達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檔條件,則繼續檢索后續的B志愿……依此類推。投出的檔案均視為第一志愿。
打個比方,假如考生小明在第一院校志愿組中填報了北大、清華、中大,第二院校志愿組中填了暨大、廣外、華師。投檔時當檢索到小明的檔案,系統會按照小明填報的志愿依次逐個檢索投檔,如果小明符合北大分數,則投北大,如果達不到就檢索清華,依次類推。如果小明分數在第一院校組中未能達到分數線,進入第二組中繼續檢索,以此類推。
楊開喬介紹,與往年投檔不同的是,今年在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2天,省招生辦將按照既定投檔原則進行兩次預投檔,預投檔結果提供給高校而不是考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省外高校有時間調整計劃,如果生源不錯的話,各名校可馬上增加在廣東的計劃”。
落選怎么辦?考生可填報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并不意味完全沒有風險。據介紹,省招生辦預投檔時投檔比例設為1:1.05,雖然這個投檔比例低于往年,但也意味著0.05的考生可能面臨退檔,這部分考生落選了怎么辦?
楊開喬介紹,各批次第二組院校志愿錄取結束后,省招生辦公室視情況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缺額情況,以及填報征集志愿的資格線,面向未被錄取的當批次資格線上考生征集志愿,組織高校二次錄取。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后,組織高校錄取。征集志愿的各批次均設3個(A、B、C)順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選項。征集志愿仍實行平行志愿。
“征集志愿即相當于往年的補錄,事實上平行志愿各志愿對于考生來說仍是有梯度的,所以考生不論在填報志愿或是征集志愿時,需要根據教育部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有關招生規定,結合自己考試成績情況、身體條件,以及高校招生章程有關要求,合理填報志愿。”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名詞解釋: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學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錄取,改變過去“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具體地說就是:錄取時,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排序情況和院校志愿順序進行投檔,投出的檔案均視為第一志愿,由高校擇優錄取。在具體投檔操作上,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等幾個平行志愿;若符合A志愿,則被錄取;若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以此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
“平行志愿”作為一種新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可以增加考生的選擇機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蘇、浙江、上海、安徽、遼寧等六個省市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試點改革,去年全國新增10個省,今年預計有20個省份實施“平行志愿”。
他山之石
●北京:采取平行志愿和現行志愿填報辦法相結合的方式。具體操作為保留第一志愿繼續原來的“志愿優先”原則,在第二志愿實行平行志愿,取消第三志愿。
●上海:施行完全意義的平行志愿。考生在填報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志愿時,可分別填報4個平行志愿。在填報第三批高職專科批次時,可填報8個平行志愿。
●湖南:全面推行“兩個辦法”:一是實行多個并列志愿的辦法,投檔時,按分數優先原則,分數相同的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成績高的優先。二是實行多次征求志愿的辦法。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