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六宗罪” 人大代表建議改革
“出身不同導致教育不公!”、“經濟條件不同導致教育不公!”……中高考(論壇)加分政策實施至今在學生培養中發揮了一定作用,而省人大代表韓慧莉卻提出了不少質疑。
高考加分“六宗罪”
韓慧莉在《關于進一步規范高考加分政策的建議》中細數了高考加分的六方面問題。
出身不同導致教育不公:在高考加分中,有一些加分政策,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金融高管子女加分。“這種做法,一方面是出身不同導致教育不公,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學生產生特權思想,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也容易滋生腐敗,使一些權勢家庭利用權力和關系弄虛作假,篡改身份。”韓慧莉說。
經濟條件不同導致教育不公:如航模加分,只要交8萬元,考試都能通過,就能加20分,導致這個項目成為富人的游戲。“這種做法,對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普通家庭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公平。”
信息不公開、不透明:賽事不公開、加分情況不透明。“如三模三電(航海模型、航海建筑模型、航空模型、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信、電子制作)的賽事是不公開的。大多數學生不知內情。”韓慧莉解釋說,如2009年浙江省4516名加分考生的公示中,只有報名序號、學生姓名、無學校名稱、無具體項目,因而遭到普遍質疑。
標準滯后,分值過高:有些項目標準太低。如二級運動是十幾年前的標準。高考、中考加分最高可加20分。“在項目設置不盡合理、考試并不嚴格的情況下,20分分值太高。20分足以決定一個學生的命運。”
在成績認定上不嚴格、不科學:如在高考加分項目航模比賽中以及中考加分項目中的科技小論文、科技制作都可以事先做好再拿去參賽的,缺乏真實性。
政策不統一:浙江省中考加分政策由各地自行制定,項目五花八門,缺乏統一的指導意見。
人大代表建議改革加分辦法
在列舉了中高考加分“六宗罪”后,韓慧莉也一一提出解決辦法。
韓慧莉認為,首先,省里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意見和標準加以規范。中高考加分政策出臺前,要舉行多層次、多方面的聽證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在民主化基礎上制定的政策才能得到認同。”
建議還要求取消某些身份加分。“如中考中對引進人才、軍隊團級干部以及金融高管等的子女加分應取消。”韓慧莉覺得,對某些人群的照顧,可以從其它方面體現,而不應該以犧牲教育公平來體現。
針對目前加分項目分值過高的現狀,韓慧莉建議降低加分分值,“3到10分是比較適宜的。”
此外,韓慧莉還建議,對賽事以及加分信息要充分公開透明,對考試過程則要加強監管。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