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體育加分該停了
中國青年報昨天報道:針對1月2日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出現(xiàn)的集體舞弊丑聞,中國田徑協(xié)會今后將從技術和監(jiān)督兩個方面下手打假。目前,廈門馬拉松組委會還在對此事調查、核實,前100名選手中已有31人被取消成績和名次。
據(jù)說,這些作弊的參賽者有的帶兩塊計時芯片,沖刺后出兩個成績,還有的偷乘交通工具。他們作弊的目的,大多是沖著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成績而來。達到一級運動員標準的中學生參加高考(論壇)可以加分。根據(jù)教育部相關政策規(guī)定,獲得一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國際健將及武術武英級(或以上)稱號之一的考生,可申請參加招收高水平運動員高等院校組織的文化課單獨考試,也可選擇參加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
高考體育加分曝出丑聞,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去年浙江參加航模的考生交600元報名費和1.5萬元培訓費,培訓一個月,幾乎都可以加20分。這樣的丑聞已經(jīng)不是一起、兩起,只要體育加分或其他加分政策存在,總會有人鉆空子,千方百計弄虛作假,以達到投機取巧的目的。
我并不一概反對所有加分的政策。但是,對體育加分我表示不贊成。前國家體育總局一位領導最近在新書中講過,體育就是一個玩兒,一種健身活動。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一項重要考試,為什么要和體育緊密掛鉤,實在讓人不可思議。除了體育院校專業(yè)對口招生外,一個人跑得快、跳得高,達到國家級或是世界級運動員、健將水平,并不意味著讀書就能讀得好。證明學力的惟一辦法,只能是與其他考生一起參加考試。
體育加分的最大弊端,在于這個政策破壞了高考的公平競爭原則。無論體育競技比賽,還是高考,主辦者都必須千方百計維護公平競爭的原則。假如允許體育特長生參加高考加分,那么,高考的各科尖子生將來參加體育競技比賽時也應當加分,這才彰顯公平。比如,數(shù)學、語文考100分的學生,參加各類體育項目比賽,也照顧“20分”如何?請想一想:體育賽場上來這么一幫需要加分照顧的特殊運動員,這個比賽成績還真實嗎?還有人愿意觀看比賽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育賽場不準有加分的特殊運動員,為什么高考卻要給運動員加分?
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健體強身也好、玩球玩槍也好,與升學考試無關,更與出任國家公務員無關。《水滸傳》里有個高俅,因為球踢得“一級運動員”水平,被皇帝老兒大大地提拔了一下,結果是一塊兒把江山社稷踢翻了。干什么都要有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就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體育加分本身就是一種自立規(guī)矩、自壞規(guī)矩的行為。體育成績好,你就在你的領域里拿第一就成了,不能伸手伸腿到別的領域里去亂來。你要到別的領域去發(fā)展,就要遵守別的領域的規(guī)則。老虎伍茲高爾夫打得世界第一棒,他要在婚姻上給自己加20分,剛搞到小14就翻船了。
一個社會需要有各方面的人才,體育人才只是一個方面。“贏者通吃”的政策,不利于各類人才的正常成長。因此,體育加分這樣的政策還是不搞為宜。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