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或將只考語數外三科 今年高考不受影響
參與《中長期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的專家組成員、沈陽市政協委員孫綿濤教授昨日透露高考改革內容
高考只考語數外三科,是否被高校錄取不僅僅取決于高考分數,還要看平時的成績--
如果高考改革改成這樣,您覺得如何?
昨天,政協沈陽市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下,參與《中長期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的專家組成員、沈陽市政協委員、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孫綿濤教授向記者透露了《規劃綱要》討論稿中有關高考改革的內容。
是否被高校錄取將取決于三方面
《規劃綱要》因為涉及未來高考改革等相關內容,所以備受關注。
據孫綿濤教授介紹,目前《規劃綱要》正在教育系統內部征求意見,去年10月份的討論稿中所涉及有關高考改革的內容顯示,未來高考有望進行一次很大的變革。
孫綿濤教授向記者介紹,從《規劃綱要》討論稿來看,未來高中生是否被高校錄取,將取決于三部分內容:
一是看學生平時在校時各科成績;二是看省里統一水平考試的成績;三是高考,但這個高考只考語文、數學、外語三科。
孫綿濤表示,這三部分將有相應權重,綜合起來決定學生是否可以被高校錄取。也就是說,將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模式。
另外,孫綿濤教授表示,有關高中文理分科的問題,《規劃綱要》討論稿中也有所涉及,有望實行文理不分科;而且未來,高中可以向高校推薦學生,主要是根據學生平時考試成績和在校表現,比如北京大學推出的校長可推薦學生上北大,就是這樣一個模式。
超七成學生希望改變一考定終身
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將如何看待未來的高考改革呢?
昨日,記者來到某中學一個高三班級,對全班54名學生做了一個調查。
72.2%的學生更喜歡《規劃綱要》討論稿中的高考改革方案;16.7%的學生認為改革方案目前只是討論中,即將實行也是未來的事,與自己的關系不大;11.1%的學生更喜歡有關高考的考試全部取消。
目前正在讀高一的學生王任楠說:"現在的高考考的內容太多了,而且僅高考這一次考試就決定了你是否能上大學,能不能行全在這一搏上,實在是讓人感覺太緊張了,我們現在每天實在太累了。"
也有學生認為,最好所有有關高考的考試都取消,通過平時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狀況、能力水平等各方面來考查一個學生,是否可以被高校錄取。
老師說 改革方案將為學生減負,提高綜合素質
針對《規劃綱要》討論稿中的高考改革方案,記者采訪了一些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高中老師。
高中老師史洪波認為,現在的學生從進入高一開始,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從孩子開始上學的那一天起,就是為了高考取得好分數。學生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愛好、特長,雖然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更重要,但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學生、老師只能為最后的這張高考考卷而辛苦備戰,學生、老師都很累。
"討論稿中的高考改革方案,可以起到為學生減負的作用,將高考分散到平時的學習中,而且高考科目的減少,也會讓學生輕松許多,這樣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才有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史洪波說。
記者隨后采訪了多位一線老師,多數都表示支持《規劃綱要》的改革方向。
家長說 擔心是否會帶來新的不公平
記者采訪多位家長,家長多數也都支持《規劃綱要》的改革方向。
但也有一些家長認為,雖然一次考試定終身存在很多缺陷,但是還是需要統一的考試來選拔學生,這樣才更公平。比如參考學生平時在校的成績或學校推薦上大學,也可能帶來作弊,又會造成新的不公平。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