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高三畢業生主動提前分流
近日,記者在西城區新課程高三復習工作研討會獲悉,伴隨高中生出國留學漸成規模和新高考選拔人才方式的改革,今年高三教學出現一種不容忽視的新動向:考生根據自身選擇主動分流,部分高中校同樣主動開設不同層次的班級,推出不同類型的課程。于是,“高會統招班”和“出國班”等新鮮名詞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高會統招班”:
新高考改革帶來新變化
“高會統招”——2010年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點,將成為本市部分高中校高三學生提前分流的直接原因。作為高職錄取新方式,“高會統招”將只需根據考生的語、數、外三門高考成績和部分會考成績進行錄取,這意味著以高職為目標的考生只需考語數外三門,其余科目會考過關即不用再學。
在當天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西城實驗學校、56中等不少普通高中校負責人透露,目前學校已有部分學生堅定選擇“高會統招”,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高考語、數、外三科,放棄文綜或理綜,以贏取高職錄取中的優勢。不過,招生方式變化帶來的考生提前分流,給中學課程設置和班級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記者了解到,針對考生的需求,部分中學計劃在教學安排和高考復習進行調整。北京56中準備寒假之后為高會統招考生單獨分班,分班后,語數英三科教師繼續上課,過去綜合科老師將管理這些考生的自習課,并提供相應待遇。西城實驗學校本學期起便為高會統招考生在教學上做出調整。
“出國班”:
高中生出國留學漸成規模
記者了解到,今年,包括四中、八中、師大實驗中學等中學名校,本學期首次開設出國班,為部分放棄國內高考的考生提供量身定做的課程。
八中出國班已有30余名學生,師大實驗中學的出國班則超過50人參加,四中出國班目前也有二三十名學生,預計下學期人數還可能增加。據悉,出國班的同學不少是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在國內考名校都很有競爭力,不過他們依據個人興趣和目標、家庭的經濟實力等因素選擇海外留學。
四中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高中申請出國的學生不斷增多。為幫助這些學生更好發展,避免他們在高三不準備高考而荒廢學業,今年四中在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后組建出國學生班,探索出國學生準備班的建立和課程設置。“既為這些學生出國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也有利于對其他學生的管理。”
“3+X”統考班:
傳統班級流行分層教學
記者了解到,在目前占據主流的選擇“3+X”統考的高三學生中,由于學習成績的分層和學習特點的區別,多數中學也有意識地開展分層教學。
師大二附中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要求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各備課組針對基礎薄弱學生開展統一的補習活動,同時英語和數學兩個學科在課內開展分層教學。北京四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高三設計不同課程,如“特長培養類”選修課,主要針對參加數、理、化、生、信息技術等學科競賽的學生以及參加高考美術加試的學生進行培訓。今年四中還安排培優和補差課,每周用兩節課的時間對學生分類指導。
北京214中學在高三年級適時組織分層教學,確立“抓上層、帶下層、促上層”的輔導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結合不同學生的水平設置不同的問題。
專家看法:
考生學校首次分流“雙主動”
業內人士分析,過去部分中學為提高升學率,通過各種方式“強勸”部分學生分流,但這種強行分流方式導致學生和家長的反感,并引發不少爭議;同時針對那些堅定選擇放棄高考出國留學的優秀學生,一些學校或者設法勸說其參加高考,或者任其選擇,基本不管不問。
伴隨高中生出國留學漸成規模,加上新高考“分層選拔人才”的制度設計,今年高三教學出現一種不容忽視的新動向:考生根據自身選擇主動分流,部分高中校出于對學生選擇的尊重和對學生發展的幫助,同樣主動開設不同層次的班級,推出不同類型的課程。
專家認為,“出國班”和“高會統招班”的亮相,是中學應對學生自動分流趨勢的辦法,也是對高考生不同群體利益的一種保護。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