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高考模式明年9月前公布
我市的新高考模式將在明年9月前公布。昨日,市教科院有關專家透露,目前浙江模式受眾多專家肯定,重慶最有可能參考浙江模式制定本市的高考政策。
專家認為,浙江高考模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高考方式,符合新課改“給學生選擇的權利”這一核心精神。不僅利于高等學校招收適合自己培養(yǎng)目標的新生,也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同時能減輕相當部分學生的學習和考試壓力,從而有利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
浙江高考模式
浙江的高考科目,以語、數(shù)、外三門課程為主體,分三類設置考試科目,分別對應不同層次的高校,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考科目進行考試。
第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考自選模塊,增加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現(xiàn)行的第一批錄取院校或?qū)I(yè)自主決定是否選用此考試科目組。
第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通用型知識和能力,基本對應現(xiàn)有的第二、三批錄取院校。
第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shù)、外”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對應現(xiàn)有的第四批錄取的高職高專院校。
模糊分科界線高考增設自選
明年秋季,重慶將正式啟動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這是一次跟以往各次課改都完全不同的大變革,它將給中學教育、高考制度帶來深遠的影響。”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田慧生研究員昨日應邀來渝,與重慶的教研人員一起,為重慶明年的高中課程改革出謀劃策。據(jù)悉,在全國31個省市中,重慶是最后一批實施新課改的省市。
變化1 :改革舊課
分模塊設課程 模糊學科界線
“人類的知識原本是沒有分科的,現(xiàn)實生活中要解決的許多問題,不僅要用到物理、化學知識、甚至是歷史和地理的知識。”田慧生說,新課改將打破以往的學科界線,讓知識模塊化,由學生自主選擇。
田慧生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經(jīng)有8次課程改革,但每一次改革都沒有改變課程體系,仍是以學科為中心,按學科邏輯來安排教學。而這一次高中新課改,將改變課程結構,要以模塊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而不是學科知識。
按照這個設計,高中課程不是按學科分設,而是將相關知識都劃分為若干模塊,分成不同的必修和選修內(nèi)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修不同的模塊,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培養(yǎng)模式的多樣化。
在選修課的基礎上,學校還將實施學分制和走課制,讓高中的學習更加自由,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變化2 :增加新課
修馬桶換燈泡 成為會考內(nèi)容
新課改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在普高引入一門全新課程——“通用技術”,教學生基本生存技巧。
從已實施課改省市的經(jīng)驗來看,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服裝及設計、建筑及設計、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簡易機器人制作都作為高中生的必修課,課程教學內(nèi)容包括修馬桶、做凳子、換燈泡等生活常用技術,并且是會考科目,任何學生都不得免考。
專家介紹,通用技術在世界上并不是一門新課,美國的通用技術已走進學生課堂69年;德國通用技術課的課時,超過物理、文學等主課;在香港,通用技術進入中學生畢業(yè)考試已十幾年;在日本和英國,相關技術課程幾乎貫穿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整個過程。
專家們表示,這門新課的開設對國內(nèi)學校硬件設施、教師執(zhí)教能力等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