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試院2010年高考考試說明答記者問
改革考試內容 彰顯課改理念(主)
——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就2010年高考《考試說明》答記者問
北京考試報記者 邵會蓮
今天,《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與高三師生見面。與2009年相比,2010年高考將有哪些變化?新課程背景下的2010年高考將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
帶著高三師生關心的諸多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人。
《考試說明》為何重要?
記者:高考《考試說明》有什么作用?對高考生有何意義?
考試院負責人:高考《考試說明》是考生復習備考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也是高考北京卷命題的依據。它不但明確了高考的性質、考查范圍和內容,也對考試的形式、題型、分值等作出了規定,對考生來說,是準確了解高考內容和形式的一種方式。
2010年北京市將迎來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的首次高考。按照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組織編寫《考試說明》。《考試說明》修訂和編寫過程中,我們在考慮課程標準實施與高考有機銜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的同時,也考慮到高校選拔錄取的需求,延續了高考北京卷一直堅持的“穩中求進”的思路。因此,大家會從《考試說明》中看到,考試目標設計、能力體系、考試范圍和內容、試卷結構與題型以及參考樣題等五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和變化。我們希望廣大師生對此能有所了解和準備。
考試目標和能力體系的改變
記者:在《考試說明》中,考試目標設計和能力體系部分有何調整?
考試院負責人:依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考試指導思想和目標實現了由基于“學科”到基于考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變化。在重視基礎、突出能力的同時,各科都更強調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并體現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
記者:考查能力體系部分是否有變化?
考試院負責人:依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明年高考各科對能力體系進行了建構、細化和解釋。如數學科將以往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種能力調整為“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六種能力,并作了分層解釋。又如,為更好地體現課標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英語(論壇)學科在“聽”的部分新增了“記錄或加工所獲取的信息”的能力要求,在“讀”的部分新增了“理解句子、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的能力要求。
選修課納入考試范圍
記者:考試范圍和內容部分有哪些變化?作為新課程顯著特色之一的選修課程,在明年的《考試說明》中將如何體現?
考試院負責人:依據課程標準,2010年《考試說明》對考試內容及要求做了調整,實現了與新課標的對接。
考試內容依據《北京市實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課程安排指導意見(試行)》確定。納入明年高考考試范圍的選修課程,均嚴格限定在規定范圍內,即未超出上述“指導意見”確定的范圍。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和兼顧了部分學科教材選用的差異。
以數學為例,2010年理科卷的范圍包括課標必修部分的5個模塊、選修系列2、選修系列4的4-1和4-4,考試內容在模塊的基礎上整合為19個板塊。文科考試范圍為課標必修部分的5個模塊和選修系列1,考試內容在模塊的基礎上整合為16個板塊。新增內容包括算法、統計、框圖等,這些都是新課標基于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而增加的內容。這種變化在各科均有體現。
記者:其他學科也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考試院負責人:政治學科考試范圍由原來的經濟、哲學、政治、時事4個部分調整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經濟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時事政治7部分。
為方便師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這些內容,我們單獨就高考各科《考試說明》的調整、變化做了分析和歸納,本周將通過《北京考試報·北京招生通訊》發到考生手中,供考生學習和備考時參考,其他學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請考生閱讀《北京考試報·北京招生通訊》。
記者:在部分省市新課程高考中曾經出現的選做題會不會在明年北京卷試題中出現?
考試院負責人:2010年高考北京卷中不會設置這種題目。按照北京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指導意見和高考改革方案,雖然一部分選修模塊進入高考中作為考試內容,但選修模塊將更多地體現在高中會考中。我們會在如何體現新課程選擇性、本質性的要求方面繼續進行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