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有點“熱” 50人的班級45人報考
過去,高校自主招生只是少數“尖子生”的專利,而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自主招生的行列中。因此,高三教師開始給學生 “降溫”。
50人的班級45人報考
“我們年級高三(22)班,全班50名學生,有45人報名參加自主招生。”市一中高三年級處處長尹祥斌老師說。目前,高校到達一中的自主招生名額已超過200個。其中包括北大、清華16個,南大47個、東南35個、復旦8個、西交大20個、上交大5個、浙大10個、南理工20個、南航15個,此外,蘇大、江南大學、中國礦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額也將陸續到達,預計今年一中獲得的自主招生名額不會少于500個。另外,一些大學的自主招生全部接受學生自薦,因此,參與中科大、中山大學、廈大等 “自薦”的學生也比往年明顯增多。
據了解,由于自主招生的名校都注重競賽成績,因此,現在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僅一中應屆高三學生中,就有省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15名。
不能影響高考復習
“自主招生試題難度介于高考與競賽之間,要想成功,不花點精力肯定是不行的,我準備全力以赴準備參加自主招生。”一名報考南航自主招生的學生告訴記者。雖然筆試要到元旦前后才進行,但班上的同學大多已開始復習準備。很多家長擔心,這會不會影響正常復習。
對此,尹處長稱,自主招生考試對正常的高考復習肯定會有影響,因此,校方不組織學生集中復習,也不建議學生專為應付自主招生而復習。據尹處長分析,高校的自主招生,重在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平時的積累,沒有考綱、樣卷。而且,自主招生僅是高考的輔助程序,即使自主招生提前錄取了,學生還是要參加高考,高考成績不達到一定分數,仍然不會被錄取。
一人報考一校足矣
尹處長認為,參與自主招生更重要地是進行心理上的準備。據介紹,學生一定要切合實際,弄清楚自身的學習情況,再決定是否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對已報名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來說,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決定報考的學校。由于自主招生比普通高考更難,所以學生不宜把報考學校標準定得過高,最好將志愿鎖定在那些高考有希望考上但沒有十足把握的學校。
另外,許多學生為了有更多上名校的機會,一人投報兩三所學校。對此,尹處長說,每個學校的考試要求都不一樣,最好瞄準一個學校有的放矢,以提高成功率。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