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薦讀北大90名學生均過初審 北大直薦公示鮮見偏才
11月30日,北京大學招生辦開始在北大招生網對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初審合格學生名單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全國39所獲得推薦資格中學的校長共推薦了90名優秀學生。從公示的內容看,這90名學生絕大部分品學兼優,鮮有偏才,更無怪才。
90名獲薦學生均過初審
11月30日,備受關注的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初審合格學生名單在北大招生網公示。
全國39所中學的校長共推薦了90名優秀學生,經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組織專家審核后全部通過。如無異議,這些學生將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面試。
從公示的內容看,這90名學生絕大部分品學兼優,鮮有“偏才”,更無“怪才”。
僅一所中學“浪費”名額
依照北大公示的名單,在獲得推薦資質的中學中,除河南鄭州一中外,其余38所中學均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推薦名額。
本來鄭州一中有1-3個推薦名額,但最終只確定了一個推薦名額。鄭州一中副校長葉玉昆解釋說,由于是第一年參加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學校想把工作做得更扎實,先推薦一名學生。北大招辦負責人對河南鄭州一中校長只推薦一名學生體現出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表示尊敬。
各選拔方式都得到認可
在公布的名單中,39所中學的選拔推薦方式各異,普遍采取了學生申請,班主任、任課教師、年級組長、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公開評議的做法。
北大本身對中學的推薦程序并沒有做限制,但是必須符合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要有公示期。目前各個中學的選拔方式,都得到了北大的認可。
推薦人選均由集體決定
校長推薦制公布以后,外界最關心的是如何保證透明,防止選拔過程出現貓膩。記者從公示內容中注意到,在實際操作中,推薦人選無一例外均由集體決定。
確定一名推薦人的過程,甚至比較繁瑣,比如,江蘇常州高級中學召開三次學生座談會,兩次教師提名推薦會和座談會,三次學校黨委商議會,一次家長會提出初步名單,經過學生自我申報,教師提名推薦,學生代表投票,黨委會決議和全面公示五大程序最終確定推薦名單。江蘇蘇州中學對面試選拔過程全程錄像,重慶巴蜀中學還請公證處進行了現場公證。
目前未見腐敗發生
自從“ 校長推薦制”公布以后,雖然北大一直堅持公開過程,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但是仍有不少人認為其可能滋生腐敗、造成教育不公;也有人認為其為表面作秀、實際爭奪生源。
北大方面表示,這是一項探索性的改革,所以面對社會輿論,與其用“說”去辯解,不如用“做”去證明。制度一推出最擔心的是滋生腐敗,“如今欣慰的是,截止到現在沒有腐敗現象發生。”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