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自主招生能否撬動高考“磐石”?

2009-11-26 15:36:28 來源:網絡

熱點話題:自主招生能否撬動高考“磐石”?

在傳統的高考錄取方式不斷受人詬病時,自主招生開始了突破應試教育的“破冰之旅”。不過,從自主招生甫一出現,爭議聲就不絕于耳,人們期待自主招生能從學生發展、學校發展和為國選材的角度真正負起責任——

自主招生能否撬動高考“磐石”

近日,隨著獲得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39所中學的校長推薦學生名單的相繼出爐,坊間開始熱議校長推薦有分數至上的偏向;而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清華大學五所高校在2010年自主選拔錄取中首次開展合作,被稱為“五校聯考”的自主招生也在11月開始報名。由2003年確定的22所試點院校到今年76所試點院校,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在短短6年間增加了3倍多,呈現如火如荼之勢;據教育部有關資料顯示,通過自主招生考試跨入大學門檻的考生6年間翻了6番。

在傳統的高考錄取方式不斷受人詬病時,自主招生開始了突破應試教育的“破冰之旅”。不過,由于“先天不足”,從自主招生甫一出現,爭議聲就不絕于耳。自主招生能否推動高考制度改革,成為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擺脫基礎教育應試傾向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人們在爭議中期待它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新希望。機會不公,農村孩子難入門檻

自主招生采取多元化選拔形式來彌補現行高考制度的不足,而對于全國考生而言,這一過程中他們期盼的是機會公平。

在我國現有國情下,自主招生是否能推廣,又是否能夠在推廣中發展和完善,令人心憂。受地域及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并不多,多數學生還只有擠獨木橋這一條路可走。近幾年來,教育城鄉差距由隱性逐漸變為顯性,重點高校農村學生越來越少,統計數字表明,全國范圍內農村生源比例為50%,重點高校僅為30%,這其中自主招生中的“城市視角”也進一步拉大了這一差距。

在東西部差異巨大、農村與城鄉差異巨大的背景下,自主招生的應試成本成為農村孩子、貧困家庭的考生,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們面臨的一道鴻溝,對他們而言邁進著名高校的門檻更顯艱難。

專家建議,高校在自主招生時,同等考分下,是否可以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適當傾斜;對于偏遠地區的學生,是否可以免于面試,或仿效發達國家,采用電話面試、校友面試等方式,減少這些考生的應試成本。

“進一步體現公平性,需要高校自主招生設立多元化標準,體現對農村、邊遠地區學生的關懷和照顧。”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

此外,隨著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越來越多,以及自主招生比例的擴大,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未來通過高考方式進入名校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自主招生已經成為一流大學的攬才首選。如11月16日上海交大公布的2010年招生計劃,在上海招生的計劃一半以上“分”給了自主招生,通過自主招生等環節錄取的考生為800人左右;通過正常高考途徑(“裸考”)進入交大的只有600人,其中還包括提前批和藝術類的100余人。

正如北大校長周其鳳所言,狀元素質不一定高過農村娃,“自主招生能招收素質比較高的學生,但如果做不好也可能走偏,可能讓農村的孩子更沒有機會進入好的大學”。制度規范才能念好經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引起社會上的巨大爭議,這一事件導致高考招生改革升溫,也由此引來民間一片質疑自主招生的聲音。

其實,民間的質疑有利于推動自主招生更好地實行。作為擴大高校自主權、深化高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自主招生猶如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對我國的高考制度改革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用不好則會失去社會的信任,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自主招生只有走得好、走得順、走得公正,質疑才會最終煙消云散。

2008年11月,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5%的人數上限,而北大、清華、武大、上交大等在早些年就已經突破了5%的上限,達到10%左右。這個規定對高校來說則可以擁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權,招到更多“個性相符”的學生。自主招生在理論上為高校提供優質生源保證,一定程度上防止偏才、怪才因高考發揮失常而名落孫山。不過,這一探索之舉要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僅靠高校自律遠遠不夠,如果缺乏制約和消除危機和陰暗面的先進制度和保障機制,就有可能產生“權力尋租”“權力濫用”等行為。

人們對自主招生的質疑,也源于對社會誠信的集體焦慮。從高考被冒名頂替事件、名目眾多的高考加分,到近來幾所大學爆出的校領導貪腐大案等一系列事件,暴露出被視為象牙塔的高校也開始在公利化的市場浪潮中沾染社會不良之風。事實上,這塊自主招生自留地,不少學校招生過程并不透明,成為學校某些部門權錢交易的一種機會。

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撰文從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說開來,認為許多決策的始作俑者可謂動機高尚,目標偉大,心地也很善良。遺憾的是缺少對中國國情的把脈,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也缺少細化,同時,糾錯機制也不完善,從這一點說,我們期待更加科學有效制度化層面的東西,期待多一些美妙而好念的經。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在提高了學校自主權力的同時,也需加強對學校招生權力的監督,將各項招生制度最充分地置于陽光之下,才能避免權力尋租玷污高考制度改革。在公開透明上下工夫,在制度設計上多琢磨,保證這一改革值得信賴,經得起推敲。走出應試傾向,引領人才培養方向

可以說,自主招生改變了人才選拔上“以分數論英雄”“一卷定終身”的傳統模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因為害怕可能產生的弊端,改革就此裹足不前。

但是,如今的自主招生改革,并未在多大程度上撬動高考這塊磐石。不少中學校長認為,高校自主招生不能僅僅為了提前爭奪好生源,還應該在高考改革、為廣大學生“減負”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采訪中,一些家長也叫苦不迭,他們表示,自主招生考試現在似乎已經變味了,儼然變成了一場“有錢人的游戲”,為了確保錄取率,現在很多家庭都選擇給孩子報名參加社會上的輔導班。而上這樣的輔導班花費不菲。

如何使自主招生與高考更好結合,讓更多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是一道待解的命題。不過,高校自主招生也一直在改革中前進,類似“五校聯考”的模式或許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備考負擔。

此外,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是高校自主招生表面上說是高校自主選拔學生為高素質人才以及通常人們說的‘偏才’、‘怪才’提供了讀大學的通道,但實際上每所自主招生的學校都帶有很嚴重的應試傾向,和傳統的高考模式并沒有區別開來。

記者統計了教育部公布的76所全國試點高校的2009年度自主招生簡章后發現,71所高校均設有筆試考核部分。一方面自主招生的筆試考試內容還主要以高中教材內容為主;另外實際上參加自主招生的全國近80所高校普遍采取的是降分錄取政策,高考分數依然是錄取與否的重要依據。換言之,即使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考生真的是‘偏才’、‘怪才’,如果高考成績沒有達到高校自主招生降分后的分數線,依然不能被自主招生錄取。

在11月16日舉行的南開大學2010年招生座談會上,就有全國各地50多位重點中學的校長紛紛呼吁:高校的自主招生,力度再大些、方式更靈活些。

自主招生,其路修遠。盡管公平與效率難以調和,但作為高考改革的最有效途徑之一的自主招生,必須兼顧公平與效率,而且應從學生發展、學校發展和為國選材的角度真正負起責任來,走出應試傾向,引領人才培養方向也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最新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 欧洲国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亚洲人成在线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