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解釋出臺“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緣由
繼11月16日公布獲得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中學名單后,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今天向記者解釋了為何出臺“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
初衷:改變“一考定終身”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表示,出臺“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政策的初衷,是想在現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進一步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不同類型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使中學和學生能夠把精力從被動應付考試逐步轉化為主動培養素質,從而逐步影響乃至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使那些綜合素質更加全面、學科特長更加突出的優秀學生有更多機會進入北大接受教育。
據其介紹,北大近年來一直在穩步推進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從理念上說,我們始終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立足于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在各行業起引領作用、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從實踐上說,我們在保持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整體穩定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長生等方式,選拔了一大批綜合素質全面,學科特長突出的優秀學生。‘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是這項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其中的環節之一。”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屬于“增量改革”,是在不減少其他自主招生學生錄取機會的情況下,通過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的方式,吸收更多的優秀學生進入北大。同時,其他許多優秀的、但此次沒有獲得推薦資質的中學仍然可以繼續通過自主招生制度向北大推薦優秀學生。
關鍵:中學校長能夠誠實守信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認為,這項新政策實施的關鍵,在于中學校長能夠真正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遵守誠實信用原則,認真履行職責,把那些綜合素質優秀、學科特長突出的優秀學生推薦給北大。
這位負責人所說的關鍵,也是這項政策引起質疑最多之處。對此,他們認為所采取的嚴格的中學準入制度和充分的陽光公示制度,將保證這項政策的順利實施。他們再次向記者強調,在這項政策的執行中,從中學來說,辦學條件和生源質量是重要的評審依據;從學生來說,綜合素質優秀、學科特長突出是重要的選拔標準。對獲得資質的中學名單進行公示,對獲得推薦的學生的信息和推薦理由進行公示,都是為了接受各方監督,無論是中學還是學生,如存在弄虛作假等情形,一經發現,立即取消相關資質或資格。
起源:一位中學校長的建議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還介紹了這項政策的出臺過程。
在今年4月北大與浙江15所重點中學校長進行了招生工作研討會上,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提出,國內一些辦學條件較好、生源質量優秀的中學,其校長可以以個人名義和自身信譽為擔保,向名校推薦優秀學生。
這個建議受到北大的充分重視,并組織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充分討論和調研,也征求了全國部分中學校長的意見。今年5月,北大召開自主招生戰略研討會,邀請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部分專家學者、全國部分中學校長和學生代表就進一步探索自主招生選拔新模式進行了深入討論,形成了基本共識。在此基礎上,經北大自主招生專家委員會和北大招生委員會審議,形成了《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方案》。
意義: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表示,這項政策除了對現行高考招生制度進行補充,為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還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動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中學校長肩負著為國家、民族培養和輸送高素質優秀人才的神圣使命。他們的言行將對中學生產生重要影響。他們應當是社會最值得信賴的群體之一。我們希望中學校長能夠站在為國選才的高度,珍惜中學和自身的聲譽,真正把那些綜合素質更加全面,學科特長更加突出、更適合北大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輸送到北大。”北大招生辦負責人這樣強調。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