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課改高考很可能沖破唯分數論制約(2)
關鍵詞2:評價缺陷
按學生比例定等級不公平
糾結的背后透露出一個信息———只有如實評價,并建立起有效的誠信監管體制,高校才有可能采信并取納評價結果。只有高校重視,學校才會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結果。鑒于此,開始有省市和學校進行嘗試。
廣東省就提出,將逐步構建對中學 綜合素質評價誠信等級認定機制,并將其納入對中學教育督導評估范疇,促使綜合素質評價誠信度不斷提高,確保 綜合素質評價可信可用。
山東省實驗中學則采取了全程跟蹤的模式。以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為例,圍繞其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占有重要地位,該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但不管是學生在列車上當乘務員,還是在超市里協助收銀員給顧客打包,都會有老師在旁進行觀察、記錄并做出評價。“有的地方在操作時,把證明和評價的責任甩給了社區和家長,一是因為教師沒時間,二來也擔心學生一旦發生事故,家長把責任算到學校頭上來。我們也怕,但我們不能不做。如果這一塊做假了,高校就更不會看綜合素質評價了,教育部門指望通過高考來引領高中素質教育發展的希望也會落空。”
除了誠信,還有一些人認為,綜合素質評價本身存在的缺陷也使它不能被太當真。江蘇南京金陵中學一位校領導就有這樣的疑問。該省的素質評價體系中的“學習能力”這一項,每個學校都只有一定比例的學生能得到“A”等級。“對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一部分學生在這里只能拿到B,但如果到了一般學校說不定就能拿到A。因為學校背景不一,生源不同,這樣的評價結果是沒有可比性的。如果成為高考錄取的重要因素,就勢必產生很多不公平的現象。”
關鍵詞3:掛鉤高考
山東退檔12名素質不達標考生
有關 綜合素質評價的種種爭論,使它長期以來都處于“雞肋”地位。在這種背景下,山東臨沂師范學院在錄取時因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合適而退檔12人堪稱“破冰之舉”。
今年,臨沂師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試點綜合素質評價與高考硬掛鉤,報考該專業的考生語文、歷史會考成績起碼要達到B級以上,語文選修學分至少要達到40分。而學分和選修情況都會在山東省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又稱學生發展報告)里得到體現。
“這是經過專家教授研究制訂的。”臨沂師院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錄取的個別高分學生,進了大學才發現不適合相應專業學習,這也給大學人才培養造成了麻煩和浪費。這次試點,專家希望確實能招到喜歡該專業并具有一定語文功底的學生。
經過篩選,12名綜合素質不符合標準的考生被退檔。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了解到,其中,服從專業調劑的學生被調劑到學校其他專業學習,不服從調劑者也在本科二志愿時被其他本科院校錄取。目前,12名考生都被錄取到本科高校。
據了解,此次改革實際上出自山東省教育廳的安排。“改革的初衷,一是探索教授專家參與高招錄取的可行性;二是探索綜合素質評價進入高考錄取程序‘引領’高中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但試點范圍能否進一步擴大,現在還存有疑問。今年,山東省選擇的試點并不只臨沂師范學院漢語言專業一個。學院數學專業也是試點之一。“但投檔人數沒有達到計劃招收人數,所以就沒法選,只能都招進來。”
對臨沂師院的試點措施,當前也存在爭論。有人說,以學生在中學的發展情況來判斷其是否適合大學專業教育,似乎有些過早,也有失偏頗。
“在高考改革時,每走一步,都會有人說這不公平那不公平。如果因此止步,那還談什么改革呢?”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負責人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