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會考成績記入電子檔案 將成錄取參考
明年高考5種途徑上大學
高考不涉及校本選修課會考成績成錄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寫實”
昨天下午3點,北京市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明確指出高校錄取時除主要看高考成績外,高中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錄取重要參考。
今天上午,記者采訪了景山學校教學副校長王京梅和著名高考專家、北京新東方銘師堂學校副校長王旭,從教學的實際來對高考改革方案做出權威解讀。
特點一
明年高考出現(xiàn)新入學方式
在以往本科、高職4種招生方式的基礎上,今年本市加入了一種新入學形式,即高職招生出現(xiàn)高會統(tǒng)考。
高會統(tǒng)招統(tǒng)考科目為語文、數(shù)學(文/理)、外語三科,會考備選科目為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8門。
高會統(tǒng)招以“1個專業(yè)+1所學校”為1個志愿單位,選專業(yè)優(yōu)先于選學校,同一個專業(yè)可以報考5所學校,每名考生可填報20個志愿。
高職校可從會考備選科目中選定2或3門,并提出成績等級要求,提前向考生公布。錄取時,考生會考成績滿足學校要求后,按語、數(shù)、外三科的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投檔。
特點二
校本選修課高考不會涉及
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除已明確納入考試范圍的部分選修課程以外,其他選修課程的內容都不會在2010年高考中出現(xiàn)。
據(jù)悉,新課改后,本市高中開設的校本選修課超過3000門,已明確納入考試范圍的部分選修課程全都是必選選修課,也意味著各校開設的校本選修課內容在明年高考考試內容中不涉及。
專家解讀
“對于學生而言,不應是考什么學什么。”景山學校教學副校長王京梅說,學生選修模塊的開設是根據(jù)學生喜好、社會需求、學校條件三個因素設定。
她說,高中是學生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選修模塊能讓學生開闊眼界、擴展知識面,對今后發(fā)展有好處。
特點三
會考成績將成錄取參考
從明年起,高中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將在統(tǒng)招錄取、自主招生中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jù)。
據(jù)介紹,新方案中,高中會考成績以“等級”(即ABCD四個等級)的形式記入考生電子檔案,提供給高校作為參考。
北京市高中會考為水平考試,是高中畢業(yè)證下發(fā)的依據(jù)。考試科目包括:語文、英語(論壇)、數(shù)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技術(含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和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等。
專家解讀
新東方銘師堂學校副校長王旭分析說,高會統(tǒng)考使得高考出口渠道更多,降低了門檻,并且還特意針對了中專、技校學生,勢必也會給將來的就業(yè)帶來更多的競爭。
專家解讀
王京梅說,會考成績對高招錄取的影響明確之后,也會使得學生今后更加注重平時的學習,高考只是一次考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這樣解決了“一考定終身”的“運氣”。
她說,會考成績明確了,大學在錄取時,在同等分數(shù)情況下,就可以錄取會考成績好的,使得高考選拔也更加公平、公正。
特點四
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寫實”
綜合素質評價將以統(tǒng)一表格的形式記入考生電子檔案,高校擇優(yōu)錄取。
據(jù)悉,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xiàn)6個方面。
“評價必須是‘寫實性’的,不能籠統(tǒng)地寫‘思想好,品德好’。”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說,評價不僅是學校要填寫,學生之間要互評,家長要參與,班主任也要評,學生還要自評。
專家解讀
綜合素質評價是從2007年本市進行新課改后就已經(jīng)開始實行的,明年參加高考的應屆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從高一到高三的評價記錄。
“學生平時學了什么課程、平時獲了什么獎,當時就記錄在案。”王京梅說,每個學期填完之后都是要進行封網(wǎng)的,無法進行再次修改。
用綜合素質評價來作為高校錄取參考,可防止一考定終身。 文/記者仲玉維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