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線生退檔六大原因(2)
只報本地學校
案例:家住昌平區的文科考生小程,今年考了542分,比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高出8分。全家人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邊,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報了北京語言大學,二志愿報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結果哪所學校也沒錄取她。小程最后只好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專家分析:中國農業大學招辦主任周旭峰說,很多考生不愿到京外上學,造成本市學校學生報考集中。從歷年實際錄取情況看,各批次都存在部分外地院校生源相對不足的情況,個別學校不得不減少在京招生計劃,由此,出現了報外地院校的考生分數雖低但被錄取,報本市院校的考生分數雖高卻落選的現象。
外地也不乏部委重點院校和特色鮮明的普通高校,與北京高校相比,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一般較低,當考生競爭北京的大學實力不足時,可以主動把目光放遠,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外地的大學。填報志愿要以上學為目的,特別是要找到適合個人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如果僅僅以地域加以區分就會舍本逐末,失去一些錄取機會。
不服從專業調劑
案例:在錄取過程中,考生由于不服專業從調劑而被退檔的情況較多。考生小陳特別喜歡會計、金融類專業,填報志愿時只選擇了北京物資學院的會計學(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學(注冊資產評估師)兩個專業,并在專業是否服從調劑一欄上,堅決地填上了“否”。在錄取中,學校老師給他打來電話,其分數未達到所報兩個專業錄取線,希望他能服從調劑到另外一個專業去。小陳沒同意,結果沒有被錄取。
專家分析:北京物資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許春燕說,每年都有一些分數不算低的考生扎堆兒填報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的錄取線抬高。達到了學校提檔線卻未達到專業錄取線的考生,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院校在協調無奈的情況下只能退檔,有的考生只能落入下一批次錄取。
她提醒考生,本科教育屬于通識教育,以基礎學習為主,因此,考生不必過于看重專業。如果考生填了服從調劑,學校一般會根據其志愿盡量調劑到相近專業。即使錄取到考生感覺不理想的專業,大部分高校一到兩個學期后也會允許成績排名靠前的考生重新選專業,或者允許學生選擇第二專業。另外,本科不是最終學歷,考生將來還可以通過考研(論壇) 究生選擇其他專業。
忽視專業級差風險
案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今年在錄取工作中,根據進檔考生專業的志愿情況,設定3分左右的專業志愿級差。一名考生在第二專業志愿中選擇了該校的注冊會計師專業,這名考生的高考分數為576分。該校注冊會計師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正是576分。盡管這名考生的分數達到了該專業的錄取最低分,但由于其填報的是第二志愿,且該校設置了3分的專業級差,所以在錄取過程中,要減去專業級差后再參與第二專業志愿排序,因此沒被該專業錄取。該考生填報的其余專業也已錄滿,最終只能被退檔。
專家分析:專業級差是指高校在錄取第一專業志愿考生和非第一專業志愿(即第二、三專業志愿)考生時的分數差。高校在分配考生錄取專業時以考生實際成績排隊,若考生的第一專業志愿未錄滿則將該生錄取為該專業;若考生的第一專業志愿已錄滿,則將其總成績減去專業級差分后參與第二專業志愿排序;若第二專業志愿也已錄滿,則將其總成績再減去一個專業級差分后參與第三專業志愿排序,依次類推。
首經貿招辦主任曾慶梅說,部分院校在錄取中規定了專業級差,高校招生章程一般對此有說明。很多考生忽視了專業級差的規定,造成遺憾。因此,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如果既要報考名牌院校又要就讀熱門專業,即使成績比較好,也需慎重。如果高校有專業級差規定,考生選擇專業時要留夠前后志愿間的級差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