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自考生會說7門外語
19歲的年紀,竟能運用日語、韓國語、泰國語、越南語、法語、德語、俄語等7門外語與外國友人溝通交流。這個年輕人就是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2008級外貿日語專業學生李俊。
手臂記單詞 盛夏穿長袖
正值午后,天氣悶熱。走在校園里,師生們都穿著短袖襯衣或T恤,但李俊卻穿著長袖襯衣,只是把袖口稍稍挽起。“李俊,你不熱嗎?”記者不禁好奇地問他。“我習慣了,從初二起我每年夏天都穿長袖襯衣。”李俊笑著說,原來這和他學外語有關。
李俊家住云南省宜良縣。因為初二時被幾個日本援華技術人員施救而萌生了學日語的念頭。接下來的日子里,李俊每天放學后都會跑到那幾個技術人員的駐地學日語。日語最基本的140多個字符,別人要用1個月才能掌握,李俊只用3天就學會了。
為了快速記單詞,李俊想了一個“絕招”,他在左手臂和左手掌上寫滿單詞,每天70個,不記下絕不休息。每天背會后,就用肥皂洗掉墨跡,再寫上第二天要背的單詞。為了不被人發現,他從那年起就開始在夏天穿長袖襯衣。他的這個習慣整整堅持了4年,左袖口常年被墨水染成黑色。
實踐當“課堂” 生活是老師
李俊能學會多國語言的訣竅就在于“實踐”。由于當時的日本援華技術人員曾在不同國家工作過,成員都會說多國語言。李俊勤奮好學,在掌握了日語后,繼續跟這些“師傅”學其他國家語言。
那時,技術隊林木先生的外甥女櫻子在韓國留學,假期到云南探望舅舅。李俊就抓住機會跟櫻子學韓語。櫻子用日語給李俊講韓語,等韓語學得差不多了,櫻子和李俊又一起學法語,櫻子又用韓語給李俊講法語。休息之余,大家常常圍坐在一起,用多國語言交流。在這種勤于交流的氛圍下,李俊的外語水平進步很快。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