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學生前200名無一報師范
浙江高考招生昨天已進入第二批錄取階段。從全國來看,各地高校第一批錄取工作已全面結束。
至此,一直備受關注的“浙師大20萬重金企盼高分考生”一事(詳見本報7月7日A13版)也終于塵埃落定——浙江師范大學今年推出招生重磅炸彈:凡全省文理科排名前100名學生報考,就予以20萬元重金獎勵,結果實際錄取下來,一流學生無人垂青20萬元!就像全省理科排名前100名的考生沈某所言:今天有誰真為了這點錢來選擇大學?
與此同時,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全國高考招生第一批結束,不光浙師大遭遇了高分考生的“無情”,像北師大、華師大等全國師范名校也一樣遭到“特優生”的冷落:
全省高考文理排名各前100名的,無一人報考師范類院校!
來自全省各重點高中的信息,全省文理排名各前200名的,目前也沒有報讀師范院校被錄取的。
無獨有偶。據上海《文匯報》7月28日的最新消息,上海師范大學在今年招收研究生(論壇) 時也出臺新政:對來自國家重點建設的“985高!笨忌o予學費全免的獎勵。但吸引名校優秀生投考的嘗試,同樣希望落空。
就此,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資深人士說,不管是浙師大、上海師大,高校招攬優秀生沒有錯,有實力出重金之舉也沒錯!錯的是,我們還沒有搭準這個時代的脈搏——今天,究竟要用多少錢,才能在優秀生的隊伍里,招安一顆做老師的心?
浙師大重獎20萬無人揭榜
事情要追溯到高考第一批招生填報志愿前。
6月20日,浙江師范大學在學校招生網上掛出:全省高考文理前100名考生,如果報讀該校,將獲得20萬元的獎勵,全省排名前150名的,則獎勵15萬元……
據悉,“20萬”與“前100名”,這兩個小數字堪稱“登峰造極”。該校往年的新生獎勵額度在一個人5萬元左右,主要是免學費;而省內其他高校的個人獎勵最高6萬元;縱覽全國,明目張膽開價的西安交通大學也就是12萬元。另一個“登峰造極”是學校招攬優秀生的目標,原本面向全省前500名居多,現在“追”到了全省文理排名前100名。
“這里橫著巨大的溝壑!庇袩嵝淖x者扳著手指頭告訴記者,首先,全省文理前100名,能上清華、北大、香港大學等一流名校,這一流大學與浙師大等省屬重點大學之間的溝壑,遠不是20萬元能填平的。其次,經濟因素帶來的激勵效應,對于很多家境尚可的高考生來說,20萬是個不差錢的感覺,生活不會因此而改變;而對于多少能改變生活的寒門優秀生來說,已經一腳跨進清華北大的門檻,不要說清華北大不會因為其讀不起書而拒之門外,社會也會因為清華北大的名校效應而樂于幫困助學——20萬元,仍然是個不差錢的概念。
于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浙師大也成了飽受詬病的出頭鳥。有網民戲稱浙師大為“史上最闊學!保腥朔Q其喝高了,有人提出生源競爭應從高校自身勤練內功做起……
迄今,各種聲音仍然此消彼長。
要大師大樓,也要大材
浙師大校長吳鋒民:明年求賢目標不變
“我們不缺教書匠的生源,我們期待能做教育家的苗子,哪怕一兩個。”
昨天,浙師大校長吳鋒民接受本報記者采訪,這也是他第一次公開回應社會對該!爸鬲20萬”的關注。他表示,對于種種質疑可以接受;對有失偏頗的詬病也表示理解,但對于一項投石問路的舉措被屢屢誤讀,還是很有話想說。
第一批招生結束,該校今年高分考生明顯增加,超出重點線3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較去年增加近100%,文科增加50%。有人說這正是炒作的結果,吳鋒民認為有失偏頗,其實相對于大學生就業難,師范生相對出口較好和穩定,也是吸引生源的一個原因,所以學校對完成招生計劃一向有比較充裕的生源。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