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專家學者呼吁高考招生錄取消除歧視(2)
蔡定劍教授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就業歧視的問題,他表示,我國高考錄取有眾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條件,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歧視性:如性別、身高、殘疾、不必要的健康要求等。拒絕錄取乙肝病毒攜帶者就是其中一個突出問題。
蔡定劍說:“此次參與簽名大都是一些反就業歧視方面的學者、教授,平常對就業機會平等多有關注。但是我們認為,教育公平是更重要、更基礎的平等。因為在當下,教育往往是決定著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我們的社會上目前存在很多的歧視,但是教育機構不應該有,作為教書育人之地,應該為每一個人提供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條件,這也是每個教育機構必須盡到的義務。”
他希望通過這種積極的倡議,使高校招錄更加平等、公正,“以前可能沒有這樣的行動,現在有了,希望能夠引起各高校的關注,提高反歧視的意識,平等地錄取每一個符合考試條件的考生”。
此次參與簽名的教授有:蔡定劍、李楯、葉靜漪、張千帆、林燕玲、劉莘、李軍、朱應平、王彬、魏莉、劉藝、劉澤剛、周賢日、李曉兵、徐曉陽、王福平、魏建新、汪段泳、劉小楠,王春光。他們來自中國政法大學、清華、北大、中國社科院等國內知名院校和機構。
參與簽名的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執行所長李楯說:“這個事情我非常支持。其實高考中更嚴重的問題是城鄉歧視,還有性別歧視,同樣的學校,男女生分數相差非常大,有的多達幾十分。當然,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歧視,包括戶籍也是,我們人類社會也是這樣。但是,平等是我們的價值取向,我們希望盡力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情來推進。”
他說,反歧視是個復雜的事情,倡議只是個開始,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行動引起更多人關注這個問題,并且行動起來,包括采取訴訟的手段等等,使更多的人知道、關注、參加。
另一位參與簽名的學者,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千帆說:“我感覺,我們現在有些歧視已經開始受到關注了,比如公務員錄取中的歧視現象,我也發表了很多意見。但是在教育領域的歧視,聲音還比較弱。當時找到我簽名,我馬上就答應了”。
張千帆表示,自己現在也在做一個關于高考錄取中的地域歧視的研究,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但是,像乙肝歧視的問題,大家基本上已經有一個共識了。他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行動來進行呼吁,更進一步消除乙肝歧視,更希望教育部能夠出臺一些相關的規定,來反對歧視。
“我相信一些校長也是比較開明的,只是可能之前對自己學校存在乙肝歧視的現象不太了解,希望我們的舉動能夠引起他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張教授說。(溫泉)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