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取消文理分科在爭議中起步 學生表現焦慮(2)
是否會影響高考
“高考沒有變,一切都還很難說”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數學老師吳余林則認為,現在矛盾焦點歸根結底在于現行教育體制與國家人才選拔體制的不配套。他說:“現在擺在眼前最實際的問題是,由于高考方向的不明朗,老師對明年的高考命題沒有把握。”
與吳余林同樣困惑的還有長沙市志遠高考補習學校招生咨詢處的相關負責人。他問:“在新課改之下,又取消了文理分科,現在我們擔心的是,高考將會有哪些新政策!
葛建中介紹,2010年湖南的高考方案還沒有出來,新的高考方案將在教育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湖南既然提出了文理不分科,高考方案就應該適應這個新的課改。他解釋,高考和高中文理不分科是兩碼事,高中文理不分科是針對高中的教學來講,高考分文科理科是選拔優秀人才,是選拔方法,所以不是課改適應高考,而是高考方案要適應新課改。
葛建中認為,課改后,對學生的評價由學分制來代替,修完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必修116分,高一高二基本修完,選修28個學分,選修是在28分以上,修34個學分更好。學生可以充分按自己高考意向來復習,這一年你愛好文科可以選修文科,你喜歡理科可以選修偏理的,并不沖突。不搞文理分科,我們自主命題,在文科里搞兩個理科題目,在理科里弄兩個文科題目,從文理兼容導向,這樣引導文理不分科也是有可能的。
益陽市一中高三數學教師胡進文感到不安,“其實就全社會的角度來說,取消文理分科是好的,但高考沒有變,一切都還很難說。”
葛建中承認,湖南省規定從今秋起,普通高中各年級教學均實行不文理分科,但要完全實現高中教學不文理分科的目標,從湖南省的實際情況看,在應試教育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之前,必然還有部分學校實行或變相實行文理分科教學。
專家視角
取消文理分科并不等于所有課程都要學,而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側重文科或者理科的課程,它的前提是高中能開齊開足各種選修課和實行學分制度。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郭元祥
在知識劇烈爆炸的現代社會,分科就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人類的知識不光是要文理分科,即使在文科內部和理科內部,也是不斷要分化下去的。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就不可能是應否取消分科,而只能是何時分科最佳。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 東
如果高考考試內容不變,那么中學的教育必然是高考考什么、中學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可以說,文理分科,是目前高考制度所衍生的問題,在這種制度環境下進行中學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幾乎可以肯定,難以有任何實效。
——教育學者 熊丙奇
國家要對普通高中重新定位,將高中真正確立為普通國民教育性質,真正視高中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階段,淡化高中升學預備教育的色彩,同時政府和社會不再以升學率作為考量高中教育的最重要的標準。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田慧生
高中文理分科導致的一些弊端,還是十分明顯的。在教學實踐中,一般選擇理科和文科的學生比例大致在4∶1左右。這種分科不僅讓學生知識結構有缺陷,連老師也會不自覺地把課程分成“熱門”和“冷門”,對教學工作也有負面影響。
——上海語文高級教師 沈 杰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