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獨木橋(3)
“這幾年高校擴招的步伐放緩,計劃增加的招生人數遠遠落后于考生增加的人數。落榜成為每年高考后一部分考生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市教育局職成教科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除了少部分落榜生選擇復讀外,大部分落榜的考生還是要走上社會,面臨擇業的問題。對于升學無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來說,選擇職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據介紹,目前我市職業教育通過組建職教集團實現深層次的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學習、培訓、就業的“一站式”服務,職校生“畢業即失業”的尷尬處境早已成為歷史。2007年,我市中職就業率達到98.73%,今年幾所高職院校的初次就業率也大都在95%以上。
“組建職教集團后,每個走進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將同時與學校簽訂就業推進協議。學生畢業后的用工單位、就業崗位、實習期限、就業時間及工資福利等都一并確定下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生在校的專業課學習、實訓都按照用工單位的需求來設定,以保證學生一畢業就能到崗開始工作。這種“訂單式”的培養模式深受企業和學生的歡迎。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建筑、機電、汽車、電子信息、等11個市級職教集團,包括成員學校43所,成員企業160個,成員協會、科研機構5個。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繼續上學依然是他們心中的理想目標。但如果家庭條件有限,學習成績與高考有較大差距的話,高職院校的確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有時候放下包袱,換個方向,人生就會另有一番天地。”一位高職院校的校長感慨地對記者說。
閱讀提示
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67所中職學校,4所高等職業院校。組建職教集團后,各職業院校與企業實現了更高層次、更廣泛領域的合作,由成員企業為學校提供用人需求的“訂單”。
成員學校可以采取長班與短班、脫產與業余、學歷與非學歷結合等多種辦學方式,除了招收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外,還可以將適宜的“訂單”用來面向下崗、轉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業軍人進行技能培訓,實行免試注冊入學,學期有一年、一年半、六個月、三個月不等,學到期滿就可畢業,且大部分畢業生都能通過“訂單培養”找到工作崗位。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