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學生不反對謝師宴 是庸俗還是妖魔化(3)
小調查二
學生:八成以上不反對謝師宴
表情:為保證學生們能表達真實想法,本次調查采用匿名方式。調查對象為兩個新高一班,共94人,來自杭城各個中學。
這群90后表達意見的方式比大人們簡潔、直接得多。贊成的有,反對的有,大多一句話解決,甚至還有人干脆地說:“我沒錢,我不請!”調查結果很有意思:絕大多數人并不反對謝師宴這種示謝方式。
94人中,有4位學生反映其所在的初中班級,請客的人比較多,一位說請客率100%,一位說80%,兩位說60%。
請客地點絕大多數為飯店,也有在銀樂迪等KTV內的,還有人提出“請老師去旅游”。
在反對謝師宴的學生中,7人的看法是“鋪張浪費”、“逢場作戲”,1人的看法是“純屬無奈無聊”;贊成的人認為,這是“聯絡感情”,“無可厚非”,甚至“值得推廣”。
小調查三
校長:允許參加謝師宴,禁止收禮物
表情:乍聽記者是來調查謝師宴的,不少校長立即警惕起來,“我們學校要求……”、“據我所知他們不太去的”……及至記者說明是匿名采訪,只為了解師生真實的想法,校長們才漸漸放松,“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高興嘛……”
在記者調查的一些知名高中和初中中,絕大多數校長從未明令禁止不許老師參加謝師宴。對其態度是:不禁止、不倡導,順其自然。
向記者公開表態支持老師參加謝師宴的中學校長說,其實他并不允許老師在學生還在本校學習時接受宴請,“我想讓老師和家長、學生之間的關系簡單點。老師是個特殊的職業,還是應該超脫一點的。”
“但謝師宴不一樣。”理由是:中國畢竟是一個非常講究人情的社會,請客吃飯只是家長們表達喜悅心情的一種方式。并且此時家長們的想法是最純潔的,只是感謝而已。“孩子已經離開學校了,還能要求老師照顧什么?”當然,在放開赴宴權的同時,他要求老師們不許收家長送的禮物。
一位校長說今年就在校門口就把一個老師“踢”去謝師宴了。“那個孩子缺乏自信,填報志愿時不敢報學軍中學。家長做了他四天工作都沒做通,只能跑來找老師,結果班主任只說了七句話,孩子就改志愿了。最后這孩子真考上了。家長高興得先后四次打電話請這位班主任,后來干脆直接來學校堵,被我遇上了,我對老師說你還不去?那太沒人情味兒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