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考生被港校錄取 文理狀元花落北大清華
第一批本科錄取已有數日,市民關心的狀元去向問題已有定論:市文科第一名魏思奇花落北大;市理科裸分第一名陳昶君、理科加分后第一名陳陽以及省物理單科第一名胡丹旦都被清華大錄取。
14人進北大 6人讀清華
清華大學原計劃在廣東招文科生2人,理科生31人。該校廣東招生組朱志明告訴記者,理科按照1:1.5投檔后,出檔分數線678分,上投檔線的48人都被錄取進清華大學,比實際計劃擴招17人。今年,北京大學在廣東計劃實考招18名文科生、22名理科生。因此,北大、清華總共在廣東招生90人。
錄取結果一公布,東莞中學、東華高級中學相繼傳出好消息:清華、北大包攬了市文理科狀元以及多名單科第一名。市理科總分(加分)第一名陳陽以加分后690分高分被錄取進清華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理科總分(裸分)第一名陳昶君686分考入清華大學;文科總分第一名魏思奇682分考入北京大學;省物理單科第一名胡丹旦被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錄取到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專業。
截至昨日下午6時,全市有14名高分考生被北京大學錄取,有6名考生被清華大學錄取;3名考生被香港高校錄取。
美國9所大學邀她入讀
李思藝,一個有著溫馨笑容的雙眼皮女孩,被全美排名前20、有“南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所錄取。
“考取國外大學并不比國內高考容易。”東莞中學的李思藝說,國內高考側重考查學生知識的深度,國外大學入學考試不但看高中的成績還要看你的綜合素質,比如會彈奏多少種樂器,你的性格閃光點在哪里等。
選擇這條與周圍同學不同的升學之路,李思藝也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高一時,她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SAT考試和托福考試。她說,這條路是孤獨的,因為周圍的同學都在為國內高考奮戰,而我在為國外“高考”作準備。
由于出國計劃定得比較晚,李思藝因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常常熬夜復習。漸漸地,她發現,時間和精力已經讓她無法兼顧國內外兩種“高考”。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選擇是痛苦的,經過一番掙扎后,她放棄國內高考。
當學校鳳凰花開時,李思藝收到了全美排名前20的埃默里大學錄取通知書。她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有全美排名前50名的9所大學向她發出“邀請”。她計劃攻讀經濟類學科,所以最終選擇入讀在美國有“南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