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下決心解決高考加分問題了
重慶高考生偽造民族身份,騙取加分事件,并沒有平息,有關部門至今沒有下不愿披露詳細情況。其實,重慶高考偽造民族身份騙取加分事件僅僅是加分中反應出的一小部分問題,重慶市2008年高考文科狀元因為沒有加分差點失去上北大清華的機會,最后還需要增加專門的招生指標來解決,可見加分之泛濫
高考本來是當前社會最能體現公平的唯一的一塊凈土,也是寒門子弟可能改變命運的主要機會。如果沒有當今的高考,高考失去了用分數這一最公平取材的法寶,貧寒子弟注定失去一條出路,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度將大大降低,對社會的穩定發展構成威脅。近幾年,隨著整個社會風氣的墜落,高考已經這一凈土已經受到嚴重污染,監考老師對考試作弊的放任基本上在每個考場都存在,只不過沒有松原作弊那么集中暴發吧了;高考的每一項加分都給作假者留下了后門,加分已成為高考中最大的不公平之源;錄取中的羅彩霞事件也不是個案,是近幾年高考錄取黑幕的小小揭露。
今年高考前,有位體育老師向孩子家長講述了體育加分的門路,說現在的體育加分只要你出得起錢,我就有辦法,有沒有體育特長不重要,只要我利用晚上短期培訓他一個月時間就行了,具體辦法就是,人少就給錢到本來就好的足球隊等集體項目去,去了就當后補隊員,不一定上場,只要中途臨時上去晃一下就代表你參賽了,最后保你得獎加分。人多的可以單獨建隊參加集體項目,與省教育部門勾通選一個新的項目參加比賽,隊少容易過關,如果強隊太多了,就花錢專門建幾個弱隊來提高中獎隊伍數量,幫你們得獎獲得加分。在他們看來,經過運作,沒有不能加分的,這樣的加分還能體現真正的成績嗎?
高考加分所反應出來的問題,作為教育部門是早就心知肚明的,早就應該進行整治了,但他們為什么下不了決心呢?首要是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在作怪,因為高考加分催生了多少藝術、體育培訓機構,這些或多或少都與教育部門有聯系,個別人更是從中發財了。二是地方教育部門爭想為自己的學校學生爭取加分項目,想出政績,肯定要給教育部門施加壓力。三是教育部門領導難過人情關,不愿意關掉這一給自己拉人緣的機會
高考的公平已經成為事關穩定的大事,國家必須痛下決心來解決這一問題。當前,必須對加分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大幅度減少加分人數和加分幅度,如將省級優秀學生、優秀干部、三好學生進行合并,一個省嚴格評選幾十名就可以了,最高加分不要超過5分。體育、藝術類加分應由全運會、省運會等權威比賽成績來評定,減少加分項目,最高加分不要超過5分。少數民族等照顧性加分是體現國家對特殊群體的關愛,可以保留,但也要減少項目,嚴格程序,最高加分不要超過5分。同時,對加分要有層次的進行控制,如一本以上的學校可以不認可加分項目,二本到一本之間可以加分,其它可以適當擴大加分,保證特殊群體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任何好的政策都必須要一個好的部門來執行,國家應加強對有關部門的管理,嚴格查處考試作弊和違規加分的行為,對象松原作弊事件和重慶高考生偽造民族身份加分的事件,如果不追究當地政府主要領導的責任和上級教育部門的監管責任,這樣的現象將難以禁止。
但愿明年,高考這一受到污染的凈土已經有人打掃了,孩子們能安心學習,一在受到這股不良風氣的影響。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