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享受加分的考生必讀
一般來說,學校對加分的態度有三種。
第一種,學校在調檔和分專業時,都承認考生的加分。
第二種,調檔是承認考生的加分,但分專業時只以考生的實考分數為準。
第三種,對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加分政策規定。學校對考生的加分政策一般都會在該校的《招生章程》之“錄取規則”里有,考生填報志愿時務必要將這些讀懂。這里,筆者把去年在某省錄取場搜集的關于加分的案例(或成功或失敗),配上點評,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用加分成未來“無冕之王”
案例:某省文科考生媛媛2008年高考總分為615,但因該考生曾被評為“省三好”學生,因此在高考錄取時,可以享受10分的加分優待。考生一本第一志愿報考了四川大學的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專業,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報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山東大學、西南大學,所填報的專業也都是新聞類或與其相關的專業。媛媛最后順利地被四川大學新聞學專業錄取。
回放:新聞學相關專業近年來成為考生報考的熱寵,分數線連年居高不下,如果在分數上不占優勢要想進入這類專業幾乎不可能,何況是報考在全國新聞學類專業排名靠前的四川大學呢!翻開四川大學的招生章程,里面有這樣的字句:“四川大學執行國家規定的加、降分政策,認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檔成績,并作為錄取和安排專業的成績依據。”而查閱四川大學2008年在考生所在省的錄取情況表明,該校在該省新聞學錄取的最高分為638分,錄取最低分為619分。如果說媛媛以615的原始分報考該校的新聞類專業,還有一定難度的話,那么加上她的10分加分,報考該校的這類專業應該是比較穩妥的。
點評:媛媛很幸運,選擇了一所既承認投檔成績加分,在分專業時也同樣承認加分的學校,不僅讓自己穩妥地進入理想高校,還滿足了自己的專業要求。對享受加分的考生而言,如果能科學巧妙地運用自己的加分,就可讓自己的求學路變得更加通暢和開闊。
報也匆匆,敗也匆匆
案例:某省理科考生劉彪2008年高考分數為587分,離該省理科一本省控線還差6分。一本第一志愿報考四川農業大學的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化學生物學、生物科學、財務管理、環境工程專業;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報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二本第一志愿填報南京審計學院的審計學、金融學、會計學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報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南京工程學院、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大學。考生檔案曾被投進南京審計學院,但因總分偏低為由被退檔,之后他的檔案就一直處于自由可投的狀態了。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