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完分數炒獎勵“100萬重獎狀元”權當走秀
高考成績一經公布,各地狀元便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這并不難理解,望子成龍何嘗不是所有家長的夢呢?炒完了分數炒獎勵,A地獎多少、B地獎多少,去年多少、今年多少,現代信息技術的便利讓媒體和公眾可以鉚足了勁來一個全方位的比較和分析。
到底該不該重獎?這顯然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不難發現,這些“重獎”中除了政府獎勵可能是出于鼓勵優秀的初衷,其他與其說是獎勵,其實更像是廣告。商家要做宣傳,我們也沒什么資格說三道四,只要宣傳不違背社會責任。我們當然不應該鼓勵唯分數論,可問題是,獎勵狀元與獎勵其他方面的優秀者并不矛盾,重分數輕素質的確是我國教育當下的頑癥,可這又豈是一個獎勵狀元行為所能承受之重?就算強令不準公開和宣傳狀元,只怕也擋不住很多考生和家長們對高分的追逐。
問題的關鍵恰恰在于,不管各個機構獎勵狀元的初衷何在,不管社會熱議或者炒作狀元的目的何在,我們都應該對狀元、對分數保持清醒的認識,而不是在重獎或盛譽面前迷失對教育本質的認識。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