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招生政策調整 一批設5個平行志愿
(記者張守帥)高考成績“發榜”后,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選報高考升學志愿了。26日,省教育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填報志愿要處理好專業和學校的“冷熱”、梯度、地域、門類等幾類關系,做到“抬頭看形勢,埋頭填志愿,原則記心中,填時細落實”。
今年招生政策和辦法有多項調整
省教育考試院提醒,今年考生選報高考志愿時需注意幾項主要的變化和要求:
——推行平行志愿新舉措。今年,在普通類本科第一批次中設置5個平行的第一志愿,二本院校及以下各批次志愿均采取“1+4”,即1個一志愿和4個平行的二志愿。在藝術、體育類招生中,本科批次院校志愿設置為“1+1+5”,即1個一志愿,1個二志愿,5個平行三志愿;藝體專科志愿設置為“1+1+1+5”,即1個一志愿,1個二志愿,1個三志愿,5個平行的四志愿。
——宏觀大局左右選報志愿的坐標。考生要選好志愿,應著眼于、依賴于國家宏觀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布局、各行業產業發展建設的中遠期目標,同時還不忘有全球化的意識和視野。
——特殊類別細對待。招生章程是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考生在選報高考志愿時,應認真閱讀各校公布的招生章程。對有特殊要求的專業,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報。
提高志愿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選擇高考升學志愿,是考生選擇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和成才方向的一種預期。省教育考試院建議考生把個人成才與國家需要、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切實提高志愿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既避免選報志愿時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又要克服志小膽怯,不敢競爭。
往年曾經出現過的志愿集中(內傾或外傾于京、津、滬、江、浙及沿海發達地區),趨熱避冷,缺乏分散,不愿報高職(專科)志愿等現象,今年考生在選報志愿時,都應加以注意。
處理好“四個關系”
省教育考試院認為,一個選報合理的志愿,應該處理好院校(專業)“冷門”與“熱門”的關系。要堅持“以志向定志愿”的原則和方法,克服盲目追“熱”的傾向。
處理好一個批次內各院校和專業間的“梯度”關系。所謂“梯度”,一般是同一批次內各院校錄取分數之間的差距,或者同一所院校內各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數差距。處理好“梯度”,應按照錄取分數級差從高到低排序,使各個志愿都具備良好的“可用性”,不“浪費”高考分數。
處理好省內院校與省外院校的地域分散性關系。要摒棄“不愿出川讀書”或“只想到省外發達地區讀書”的想法,以免形成志愿不夠均衡、分散的局面,導致考生個人志愿難以實現。
處理好專業門類的多樣化關系。注重個性和興趣愛好相結合,正確認識各門專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填報志愿時“放開手腳”,選報多個專業方向。這樣,志愿才可能具有良好的“多樣性”,錄取的機率也會相應增大。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