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高考改革提“多軌道” 民間力量監督防腐
這個供討論的方案是一塊引玉之磚,以期引發更多的意見和建議,促使公眾共同參與這一設計,推動高考制度的改革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巍
6月13日下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遠望樓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推出了醞釀兩年之久的“民間版”的高考改革方案(下稱民間版改革方案)。
民間版改革方案的總體設想是以擴大考生的選擇權、落實高校招生自主權為核心,建立以統一考試為基礎的多軌道、多樣化的考試制度和錄取制度,實現考生自主選擇考試、自主選擇學校、多次錄取機會。
“方案提出的擴大高校自主招生權,是否會導致更大的腐敗?”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
教育學者王麗表示:“不能以改革會導致更大的腐敗為理由來拖延改革,而是應該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動員民間力量去監督腐敗、遏制腐敗。”
“一提到高考制度改革,很多人頭一個心理反應就是會導致腐敗。”她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強調,“要改變既有的思維方式。”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是總部設在蘇州的民間教育研究機構,旨在建言教育時政、推動教育改革實踐。研究院常務理事會由國內若干大型民辦教育實體組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現任院長是著名教育學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
民間版改革方案引起了媒體和民眾廣泛關注。截至6月16日上午,某門戶網站上轉載的一篇后附的調查顯示,2.6萬投票者當中,有40.8%對方案表示滿意,表示不好說的為33.7%,另有25.5%表示不滿。在推出的另一項針對“完整版”改革方案的調查中,則有78%的網民支持這一方案,不支持的為11.9%。
“社會對高考改革充滿了期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告訴本刊記者,“民眾根據媒體報道對方案的評價,與看完整體方案之后給出的評價,有一定的關聯,卻也有不同。這說明民間版改革方案需要解讀,以便民眾能知道有關細節,并打消疑慮。”
熊丙奇說,民間版改革方案對高考改革的具體步驟分為三個階段,其遠景目標確定為在2020年以后,建立多次考試、多次錄取、自主招生、多元評價的招生考試新格局。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