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藝術是捷徑還是陷阱?
2009年,我省持續“高燒”了數年的藝術高考首次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是全省藝考報名人數首次超過10萬,再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則是聲樂、器樂等專業報名人數開始回落——藝術高考真的要降溫了嗎?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2008年中國傳媒大學影視編導專業全國第一名郭金濤和播音主持專業統考全省第一名趙穎的母校——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這所建校剛滿八年、僅有五屆畢業生的省示范性高中不僅因62人考入北大、清華、港大而聞名,同時也被譽為藝術高考的“黑馬”。
【疑問】藝術高考真降溫了嗎?
藝術人才飽和了嗎?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校長徐揚華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和歐美發達國家甚至和俄羅斯比較,中國公民藝術素養亟待提高,工業造型、城市建設、藝術教育、精神文化生活……到處都將長期需要大量藝術人才。僅動漫、游戲設計行業一項,5年內的人才缺口都將在10萬以上。2009年東南部地區就業調查報告顯示:相當一部分藝術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70%以上的需要藝術人才的就業單位也招不到滿意的人。社會急需的熱門專業、學業優良的藝術人才,在就業中依然供不應求。
這幾年藝術考試成了升學捷徑,對藝術的熱愛變成了狂熱。但因為不少中學生報考藝術并非出自興趣、天賦和職業理想,只是將學藝術當成一場投機——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必然會走向失敗,只是十年、二十年之后,又有誰來為這些藝考生“買單”?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公共教學部李曉玲主任認為,這幾年藝考越來越難、分數線越來越高,正是一個洗牌的過程,淘汰掉的一定是那些盲目跟風、投機取巧、缺乏科學指導的人。“很多人問我們為什么能連年保持100%的統考過關率,為什么反而能逆流而上,考的學校越來越好,其實只有一句話:按教育規律辦事,培養藝考的‘正規軍’。”
【現實】“正規軍”PK“流浪大軍”
學藝術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好老師+好模式+好環境才能有好效果。但當前絕大部分中學都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和成熟的培養模式,導致藝考“正規軍”稀缺。無奈之下,很多家長不惜重金送孩子去各種培訓機構進行藝術專業課補習、強化。為了拜師學藝,不少學生甚至剛上高三就開始遠赴他鄉,加入“藝考流浪大軍”。
與“正規軍”相比,“流浪大軍”面臨五大困境:第一是學習和生活環境令人擔憂。大部分培訓機構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租用的民房,食宿自行解決,安全隱患重重。由于缺乏管理,教室一片狼藉、宿舍擁擠不堪甚至男女生混寢,學生學業及品行極易受到影響。第二是學習費用居高不下。一般外出進行專業學習每半年的費用都在2萬~5萬元,家庭負擔沉重。第三是專業統考時,學生到處趕考,無人組織,無人指導,疲憊而茫然。由于缺乏負責任的指導,許多藝術考生報考非常盲目,許多選擇都是短視行為,可能留下終身遺憾。第四是花錢、受罪之余,考生依然接觸不到真正的考官級輔導老師。打著某某高校教師兼課招牌的培訓機構有幾百所,其實真正的考官級教師寥寥無幾。第五是學生長期在外學專業、參加單招考試,被學校視為邊緣人,許多中學輕視、漠視藝術生,也沒有專門針對藝術生的文化課授課模式,任其自生自滅,不少學生因文化課不過關而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
“流浪大軍”被五大困境所困擾,往往是專業課、文化課顧此失彼,甚至兩頭都抓不住,當初幻想的藝術捷徑,反而變成了陷阱。
(責任編輯:伍鴻)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