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奧林匹克競賽獎項是否應增加高考分數?
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近日公布了今年我省高考加分照顧政策,其中獲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學科省賽區一等獎(含)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投檔時可加10分。
對于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一分兩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放諸全省,同一個分數,理論上就有幾百人,10分之差,相當于差了幾千人。奧賽加分,在老師和家長眼中是盤誘人的大餐。但至于今日,這盤大餐已經餿得發臭,相信會很快停止。
近年來,各種課外培訓班紛紛冠以“奧賽”名稱,使得奧賽培訓成了追逐高考加分的一個寶貝。雖然不少知名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發出了謹防奧賽跑偏的呼聲,但奧賽成績與高考之間的不正常關系使其愈演愈烈。今年年初,福建省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奧賽”與高考加分脫鉤的建議,在經過了多方的考量之后日前流產,該省今年高招加分的政策和去年還是一樣。但這也反映出一個信息,奧賽加分受到了教育部門的相當關注,隨著考試制度的完善,取消是早晚之事。
高考招生引入奧賽,為某方面智力超常的孩子留下一道門扉,但事實上,卻變成了社會一窩風尋找的捷徑,不僅犧牲了一大批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加重了他們的負擔。目前情況下,大部分孩子忙于高考科目的學習,是鮮有精力再學習別的科目的,看看他們每天的作息時間就知道。而有搞教育的網友也稱,奧賽不是一兩下就能學好的,時間的投入也是一個保證。把本來就很擠壓的時間再分一部分出來,只能是增加學生負擔,并不能反映真正的素質。就比例來說,最終得獎者寥寥,但是就是為了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去學,實際是舍本逐末。
通過奧賽加分和直接錄取,中間還存在著大量可運作的空間和舞弊行為。須知,省級競賽試卷多由一些高校教授命題,而不少中學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有權有錢子弟通過此途徑上學已成為公開秘密。
全國高考試卷滿分為750分。在我省,最近幾年考兩百多分就能讀高職,三四百分就能讀三本。一個有特殊天分的孩子,用高考試卷完全可以考出來,用不著專門弄個奧賽出來。2006年,江蘇省教育廳就取消了奧賽加分。
通過小語種保送學生,為許多人“倒騰”和謀取私利開啟了方便之門,并且演繹出數不清的丑聞。今年年初,教育部聲明取消,從明年起將小語種招生并入高考。奧賽加分、錄取停止也應該為時不遠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