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法寶也難制勝 命運掌握自己手里
6月將近,中考,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紛至沓來。網上拜“逢考必過符” ,家中拜“考試必過神”,考試時帶“孔廟祈?荚嚬P”……成了寧波考生中目前最流行的考試三部曲,而此三樣東西也被一些考生稱為“考試法寶”。
什么“孔廟開光”,什么“逢考必過”,稍作思考就會清楚,這只不過是商家瞅準機會,摸準考生心理的一種營銷策略,真正會有哪個商家不惜花上100多萬,專門去曲阜孔廟為“祈福筆”開光,即便經過開光祈福,又能在考試中發揮什么作用?
每到大考之前,總有怪招迭出,惡補吸氧有之,服用興奮劑者有之,而考生迷信 “考試法寶”,同樣愚不可及,它反映了考生缺乏自信和心理脆弱,當然也許這種不自信和脆弱可能更多的緣于我們片面狹隘的成才觀和以分論英雄的社會大環境。升學壓力巨大、就業環境逼仄,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焦慮,他們求簽拜神意在求得一份心理安慰,尋找一種精神寄托罷了。在現實情境下,簡單地遣責他們思想的愚昧和行為的荒誕,同樣于事無補,揚湯止沸,莫如釜底抽薪,要讓他們放棄這種阿Q式的另類行為,則需要改革教育制度,改變人才選拔方式,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公平,而這又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絕不是喊聲“芝麻”就開門的。眾所周知,學習是個漸進的過程,考試重在知識的積累,好的成績來自于平時的努力學習,對知識的全面掌握,以及良好的應考心態。而心存僥幸,指望圣佑神助,考試失利乃至人生失敗則是定然之事。而且,對一個學生來說,除了良好的學習成績,還應具備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態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一個將個人成功寄托在神靈身上的學生,絕不是一個符合時代要求、有著健全人格和心智的人才。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與其迷信“考試法寶”,不如平時把知識學好學牢。至于“考試法寶”是否真如商家說的那般好,借用一句時下流行的廣告詞,只有“誰用誰知道”。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