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啟迪人心或詩情畫意 09高考話題作文結尾技巧

2009-05-04 11:25:32 來源: 冠華作文網

“結尾”是作文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寫得不好,會使文章顯得結構松弛,黯然失色;寫得好,則可以使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大添異彩,真可謂“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笑”使人駐足,令人心動。

下面介紹幾種好的結尾方法:

1、啟迪人心的結尾

在結尾處,寫出肺腑之言,或充滿激情的呼吁,或富有理性的啟迪。這樣的結尾一般精煉而有力。

例如:2002年高考山東考生的《讓我輕輕告訴你》,結尾寫道“讓我們心靈深處,每一次美麗而謹慎的選擇,必將如高山之水,洗盡鉛華,洗盡躁動,還生命一股清流,給世界一眼甘泉,用晶瑩的浪花奏出生活浩然大氣的樂章。”

優美的語句,形象的語言,澎湃的激情,昂揚的格調,在悅人心性的同時,給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2、詩情畫意的結尾

在文章結尾處,用精彩的語言描繪出既有詩情畫意又有豐富思想的藝術畫面,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達到高考作文“意境高遠”之要求。

例如,2002年高考重慶考生寫的《那山,那月,那人》的結尾:“黎明來臨,太陽從山外探過頭來,喚醒了山里的小村莊。在日光陰影處,露珠也在閃著光,遠處傳來幾聲清晰的鳥鳴,他正迎著陽光,循著一條開遍山花的小路,向半山腰的學校走去。

他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因為他要改變這個山村。前面的路很長,可路邊總有燦爛的山花相伴------”

文章寫一位大學生面對“貧困愚昧的小山村”與“燈紅酒綠的大城市”而進行的“心靈選擇”,為了山村,為了山村的孩子,為了傳播文明精神,在清冷的月光下,他流著淚做出了選擇:獻身山區教育事業。結尾作者所寫的畫面中,太陽張開笑臉,露珠閃著亮光,鳥兒唱著山歌,山花鋪著山路------這明麗歡暢的畫面中,飽含著作者對獻身教育事業的山村教師的熱情的禮贊。同時,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襯出了一個光彩照人的人民教師形象。

3、促膝談心的結尾

寫作文,作者要告訴讀者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對生活的領悟。因此 ,結尾處,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與讀者促膝談心,很容易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滄桑 看云》一文的結尾:“朋友,走過歷史的煙云,你對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將如何面對現實?你將用什么姿態去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別忘了,我們正年輕,‘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尋找理性的答案,讓我們追,讓我們飛。生活需要我們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

這種結尾給文章一種平和的氣氛,接近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使其欣然接受作者的觀點。

4、感悟升華的結尾

在全文敘述、描寫的基礎上,品味出人生的意義,升華出感情的火花,閃耀出生活哲理,顯示出精神風采和思想品位。

例如,2002年高考湖北考生寫的《飄落心靈的的秋葉》的結尾 :“望著這片火紅的梧桐,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其實生命在為難你的同時,也在用自然給你生存的暗示。畢竟生命的長途需要你跋涉。當我轉身走出這片樹林時,我在心里默念著:感謝梧桐葉,感謝生命。”

5、照應開頭的結尾

結尾呼應開頭,顯得文章結構完整,關合嚴密,寫得好,可給讀者留下整體性的美感。

例如,2002年高考四川考生寫的《傾聽心靈的鐘聲》開頭寫道:“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們無數次面對這樣的抉擇:愛與恨,悲與喜,苦與樂,得與失------”我們猶豫、躊躇,舉棋不 定,左右為難。其實,此時,我們只需靜下心來,傾聽心靈的鐘聲,作出正確的抉擇。

結尾處作者寫道:“是啊,人生就是在這不斷的抉擇中前進,從不斷的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這樣的,人就是這樣長大的。朋友,當你面對人生的抉擇時,請不要慌亂,靜下來,傾聽心靈的鐘聲。”

文章開頭,作者將讀者的靈魂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審視,將讀者的目光鎖定在“人生的岔口,讓讀者在面對“愛與恨,悲與喜,苦與樂,得與失------”的“猶豫、躊躇,舉棋不 定”中經歷一番刻骨銘心的斟酌、思量。結尾處則是為讀者開出的妙方:“此時我們只需下心來,傾聽心靈的鐘聲,作出正確的抉擇”即可。真是為文妙點題,文章巧裁寫啊!

6、令人回味的結尾

好的結尾如品香茗,讓人回味再三。那些似斷非斷,似了非了之筆,讀之更是雅有余味。例如《撿拾陽光》描述開窗南北迥異的感受,結尾:“打開朝陽的那扇窗,撿拾生命的陽光,何妨將生命凝結成歡樂貝殼,撒在幸福的岸邊;何妨將歲月凝結成一枚綠葉,讓每條葉脈都昭示出無盡的生命力。”寓呼告于設問之中,藏哲理于妙喻之內,言有盡而意無窮。

文章結尾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好的結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鮮明,結構更嚴謹,內容更富有文采,更有創新意思,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在高考時,考生千萬要亮出這“回眸一笑”。 (冠華作文網)

一個故事七個“結尾”

——作文如何展現獨特自我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美學論文《慢慢走,欣賞啊》中有這樣一段話:“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俗濫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蹙眉,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東施沒有心病,強學捧心蹙眉的姿態,只能引人嫌惡。”

同學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用了東施效顰的典故,朱光潛先生是從“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的角度去開掘這個材料的,讀后你是否想過這則材料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再加以開拓呢?有了這種思路,你就不會再為閱讀少、不會說理而憂慮了,相反,你一定會為作文能展現獨特的自我而興奮不已。

共性與個性

東施的問題出在她只知道美是共性的,而不知道美還應該有個性。遠古的群居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共性的依賴。使“共性”成為生活審美的第一需要,稍有出格,即視為個性之丑。然而從現代的眼光看,個性之美也不應該被忽略,正如劉熙載所言:自然狀態的怪石,比經過加工的平整的石頭美,因為怪石有象征義,它的丑就轉化為奇特之美,樸拙之美……

模仿與創新

模仿與創新的差別在哪里?模仿是“描紅”,以絲毫不差為最高水平,然而,創新就是在“描紅”的基礎上,還能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東施在模仿西施的時候想到過西施美在何處嗎?顯然沒有。她只是一味地模仿外形,沒有聯系自身的特點,加以創造性地學習,而一旦有了創造性學習的想法,東施就不會有這個貽笑大方的故事了。

人人都有愛美權利

東施長得不美,但丑人就沒有愛美的權利了嗎?我們不妨逆向思維,為東施鳴不平,東施的確只有模仿,沒有創造,鬧了笑話,但我們不能以此斷定東施永遠都找不到自己的“美”來,寬容東施,理解東施,相信東施,或許你能寫出一篇東施的《愛美思痛錄》來。

美由內而外

東施太在乎外在美了,西施的外在美或許是東施窮其一生也無法追求到的,然而,就內在美而言,東施就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了,美由內而外,這個似乎人人都懂的道理,真正實踐起來,卻非人人都能做到。

換一個角度比美

錢鐘書在《讀<伊索寓言>》中曾經重批過伊索寓言中的一個故事:母蛙與牛比大小,結果肚脹而死。錢老在故事的結尾重批道:“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該跟牛比偉大的,她應該跟牛比嬌小。”其實,東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東施以西施的標準與西施比美,結局當然是東施慘敗,如果東施能換一個角度比美,也許能比出信心,比出強勢,比出自我來。

得與失

西施美,東施丑,從這個角度講,是西施“得”,而東施“失”。然而,西施紅顏薄命,東施則能子孫滿堂、老于戶牖之下,好像又是東施“得”,而西施“失”了。不過,西施憑柔弱之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不能不“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而東施盡管能“盡其天年”,卻擺脫不了“人皆得以隸使之”的命運,從這個角度看又是西施“得”,而東施“失”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得失之道”呢?或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從價值觀的角度

今天,我們為什么要再談西施、東施的問題呢?因為其有時代意義。不妨借鑒舒婷《致橡樹》中的意象“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銅枝鐵干”、“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嘗試構思《當東施遇到西施時》,東施作為“樹的形象”和西施“站在一起”……

其實,以上所舉的例子和所有的發散聯想全部出自高中語文教材,就算一個平時積累很少的同學,只要能養成愛思考、能多角度看問題的習慣,就能借助教材的資源,寫出出色的文章來。

以下的成語典故也都出自教材,你不妨運用發散思維,給它們尋找多個有趣的“結尾”:班門弄斧、邯鄲學步、異想天開、井底之蛙……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 日本一特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