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壁壘能否為即將高考的孩子敞開一扇門?
戶籍壁壘造成的不公與割裂,我們見到的太多,這一次,被侮辱和傷害的是即將參加中高考的孩子們。4月21日,距離高考不到50天的時間,距離中考也不到兩個月了,各地的高考生、中考生都進入了最后緊張復習的階段,然而,上海市上千名中考生、高考生卻因為居住證到期,并且不能續(xù)簽而無法參加今年的中考、高考。(見4月21日中國廣播網(wǎng))
因為上海市人事局相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用權錢交易的方式,放進了一批不符合上海市人才引進條件的人,為其子女辦理了居住證。為查清此事,上海市教委把凡是家長檔案還在原單位保存的,他們的孩子全部列入所謂的黑名單,并提交給上海市政府。于是,那些原本可以如期獲得居住證、報名參加考試的學生,一并被拉下水,成為了犧牲品。
筆者認為,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上海市相關部門相互推諉、置這些孩子們即將參加中高考事實不顧的做法,不僅顯得不厚道,甚至顯得有些殘忍。誠然,上海市教委目前列出的黑名單中,的確有所謂的“高考移民”的身影的存在,但不分青紅皂白,將父母檔案仍在原單位的孩子全部視為“高考移民”,不讓他們參加中高考,大而言之,這是對他們受教育權的剝奪;小而言之,這是漠視他們個人發(fā)展和前途命運的殘忍的做法。
原因很簡單,從報道中可知,一方面,如果到4月30日上海市相關部門還沒有查清相關案件,這些考生還拿不到居住證,他們將會錯過2009年上海市的中高考。另一方面,加之上海市高考是自主命題,教材和外地不同,考生們的學籍都在上海,外地高考報名已經(jīng)結束,他們來不及轉回原戶籍地參加考試。如果上海市相關部門繼續(xù)推諉下去的話,這些孩子們將會錯過今年的中高考。如此一來,誠如一位家長質問的那樣:如果孩子們錯過了高考時間,誰能負這個責任,誰肯站出來負這個責任,怎么負責?
此次可能被戶籍堅冰傷害的孩子們,他們中屬于“高考移民”的那部分人,之所以甘愿鋌而走險,驅動力還在于上海市戶籍、居住證背后,被人為割裂的教育資源優(yōu)勢。但要改變這種局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之事,在這種情況下,最理想的做法,是上海市相關部門不再推諉,網(wǎng)開一面,在相關案件沒有查清之前,讓這些孩子如期參加中高考,正常錄取入學。
如果能這樣做,將能顯示出上海這座大都市的包容和胸懷,對這些孩子而言,戶籍壁壘上打開的這扇窗,將照亮他們的命運和人生。當然,通過這件事,我們應該更堅定推進戶籍改革和高招錄取改革的信心——如果沒有被戶籍捆綁的福利、利益差異,這樣的情況,還有發(fā)生的可能嗎?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