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1 21:50:41 來源:空乘學校網
飛行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因為飛行員的工作范圍在空中,所以在工作當中受天氣條件影響很大,所以作為一名飛行員,掌握相關的天氣自然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大家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自然環境對飛行員身體的影響
飛行自然環境即為高空大氣環境。大氣受地球引力場的作用,分為多層。根據大氣粒子密集情況,一般將大氣劃分為內圈大氣和外圈大氣兩部分。根據其理化特性又將內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電離層。對流層高度在12000米以下;平流層高度在12000至50000米。飛行活動主要在對流層。
隨著高度的變化,氧氣含量、溫度和氣壓也會發生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和適應性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下面分別講述:
1.高空缺氧
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由于地球吸引力作用,大氣含量78%集中此層。因此,越靠近地平面氧氣含量越多,離地面越高氧氣就越稀薄。大家知道,人在地球上生活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空氣,因為空氣內含有人體需要的氧氣。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完全斷絕空氣5分鐘,就會導致死亡。一個健康的人在攀登高山時會感到空氣不夠用,身體會出現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等代償癥狀,這是由于氧氣稀少的原因。高空缺氧對人體的神經、心血管、呼吸等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據資料記載,上升到海拔1000米,人就會有缺氧的感覺;當升至2500米高度時,人的夜視能力開始減退;到4500米以上,智力逐漸減退,不能進行復雜而精細的工作,此時,血壓升高、胸悶、頭昏眼花等癥狀相繼出現,在16000米,停留10分鐘左右就會導致意識喪失。
2.高空溫度變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炎熱的夏天高山上還有積雪,這是因為離地面越高,氣溫就越低的緣故。每升高100米,平均氣溫下降0. 65度。在對流層的頂端,即高度12000米時,氣溫為攝氏負56度。人體若長時間暴露在這個高度環境中,將無法正常活動,暴露的部位還會出現凍傷。
如果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還有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的專業和學校,可以在下方留下您的聯系方式,稍后會有老師為您解答。
(責任編輯:李培蘭)
分享“飛行員須知自然環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