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工資最能提升公眾幸福感
來源:南國今報發布時間:2011-11-07
據報道:2011年,你幸福嗎?調查顯示,近四成人在2011年認為自己不幸福,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最影響公眾幸福感提升,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是“公司/企業領導/管理人員”。
“2011中國人幸福感大調查”11月4日下午在北京發布,該調查由《求是》雜志社旗下《小康》雜志和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聯合開展。
調查
普通公務員幸福感排名靠后
調查顯示,覺得現在“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參訪者比例為60.2%.也就是說,超過60%的人,在2011年,感覺到了幸福。
本次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287個城市,參訪者男、女比例為52%和48%,年齡介于20歲與60歲之間,涉及農民、公司職員、公務員、企業高管、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領導等10余種職業。記者從調查中發現,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是“公司/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第二名為“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干部”。然而,普通公務員職業幸福感的排名卻不高,還不及個體勞動者。
分析
社保不完善影響幸福感提升
在此次調查中,選擇“最影響公眾幸福感提升的社會因素”時,排在第一位的,是認為“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影響了他們的幸福感(25.6%的參訪者選擇),“社會轉型導致人們壓力過大”則排在第三的位置。
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個人幸福感的提升,90%的受訪者認為家庭的權力背景、經濟實力、人際資源等“具有很大作用”,然而另一種趨勢,即社會貧富階層之間的疏離,似乎也給幸福感的提升增加了障礙。
本次調查顯示,表示“經常有弱勢感并因此覺得幸福感降低”和“曾經有弱勢感并因此覺得幸福感降低”的,占到參訪者比例的77.8%.
因素
公共服務水平影響幸福感
就“對于提升公眾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個因素”這個問題,參訪者給出的答案,則依次是“提高工資水平”、“降低房價”、“提高醫保水平”、“改善醫療衛生服務”和“改善城市環境”公共服務水平依然是影響人們幸福感的重中之重。
當公共服務成了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后,問題變得有點復雜。因為有專家進一步指出,民眾傾向于從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感受公共服務水平,而政府將財政收入用于國防、經濟建設和行政管理換來的益處卻不易得到體認。僅憑可感知的公共服務收益判斷是否幸福,似乎有失偏頗。
職業幸福感排名
1.公司/企業領導/管理人員
2.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干部
3.科研人員/教師/醫生/律師/媒體和IT等專業人員
4.個體勞動者/自由職業者
5.機關/事業單位普通公務員
6.農民、農民工
更多冬令營相關內容
熱專家解析:冬令營"游"與"學"的比例該如何
- 11-07·冬令營整理行李小竅門
- 11-07·英國冬令營戶外活動豐富嗎
- 11-07·英國冬令營四大注意事項
- 11-07·參加游學項目,讓你受益匪淺
- 11-07·游學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態度?
- 11-07·踏出國門看世界——新加坡游學
- 11-07·參加國際冬令營的八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