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專升本《政治》考試必看選擇題5
2008-12-30 15:11:44 來源:
202. 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203.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204.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社會穩定
205.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政治保證
206.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207. 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必須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08. 我國對外政策的根本立場是:獨立自主
209. 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
210.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
211. 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是: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212. 所有唯物主義都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213. 主張沒有物質的運動的觀點是:唯心論
214.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215. 量變和質變的根本區別是:量變是在度的范圍內變化,質變是超出度的范圍的變化
216. 認識的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217.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認識的“源”和“流”的關系
218. 在全部人類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是:社會生產關系
219. 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
220. 關于社會發展動力問題,下列錯誤的是:階級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221. 人的價值是貢獻與滿足的統一,這是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222.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約80年間中國人民革命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進階級的科學革命理論的指導
223. 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是:南昌起義
224. 中國共產黨人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文獻是:《反對本本主義》
225. 大革命失敗后建立的南京國民黨政權的性質是:城市合辦和鄉村豪紳階級政權
226. 國民黨反動政權存在的基礎是:官僚壟斷資本主義
227. 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區別于舊軍隊的根本標志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28. 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思想的大會是:中共四大
229. 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30.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在當時的戰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擊
231. 1953年至1956年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
232.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講話中,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是: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33. 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之間的關系是:繼承和發展關系
234. 堅持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要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富于創造性
235. 建國以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歸根結底,就在于沒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236.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跨度是指: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
237. 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地區經濟梯次推進
238. 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指: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39.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240.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41. 我國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242. 現價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43. 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繁榮和發展
244. “一國兩制”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45. 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團結和合作
246. 辯證法所要回答的問題是:世界的狀況是怎樣的問題
247. 把物質說成一種或者幾種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實體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
248. 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必然導致: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249.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維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 在內容和形式的矛盾運動中內容活躍易變,形式相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