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發展旅游專業 培養旅游人才
2006-04-03 11:53:23 來源:光明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旅游業發展勢頭日益強勁,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極大地推動了旅游人才教育。到2004年底,全國共有旅游院校1313所,其中高校574所,中等職業學校739所;在校生57萬人,其中高校2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30萬人。
從總體上看,目前的旅游人才教育仍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在數量上,目前全國旅游業從業人員600萬人,實際需要專業旅游人才800萬以上,市場需求 “缺口”很大,尤其是賓館、旅行社的中高層管理人才以及熟練掌握出境游業務的骨干十分搶手;在質量上,存在著旅游從業人員學歷普遍偏低的問題,為我國旅游業培養一大批中高級專業人才迫在眉睫。
現在我國的旅游高等教育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設與行業發展建設不相適應、旅游人才培養滯后于市場需求兩大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旅游人才培養(教育)與市場(產業)需求相脫節。不少院校開展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考慮發展因素的少。許多旅游院校目標定位不明確,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方面難以適應旅游行業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
二是旅游人才短缺與旅游院校學生就業難。我國旅游業用人的現狀是人力資源供大于求,而人才資源供不應求。我國旅游企業目前最需要的是中高級從業人才,而不少旅游院校的畢業生一時又難以勝任,因而就業率就低,相關旅游企業員工又往往因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待遇低等原因流向其他行業。因而,一面是旅游企業人才短缺,另一面是旅游專業的學生就業困難。
三是人才流失大與企業用人失衡。由于其他行業的強有力競爭,目前旅游行業的吸引力正在減弱,旅游行業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不少企業用人機制不完善,為迅速取得效益,不重視對員工的培訓,而專注于搶挖高素質的人才,形成了少數的幾個職業經理人被挖來搶去的怪現象。
我國的旅游教育,經過近20年的努力,現已形成包括職業中學、中專及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業成人教育在內的金字塔式的較為完備的旅游教育體系。旅游教育對在全民中推廣和普及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起著重大的促進作用。旅游教育通過它自身的教學、科研、人才等的輻射、帶動,通過宣傳媒體向社會宣傳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讓整個社會(尤其在旅游景點景區的居民)都更加關心、重視和支持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旅游人才的培養,而旅游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旅游教育。從今后一個時期旅游業的發展趨勢而言,當前發展旅游教育最要緊地是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ㄒ唬┲贫ㄈ瞬排囵B目標。高等院校旅游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確保培養出具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寬廣的視野,能適應旅游業各類工作,并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和應變能力的復合型的中高級旅游管理人才。
。ǘ┺D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與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這個轉變的實質,是要把旅游教育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因素為中心,轉到在發展智力因素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使它們協調發展。高等教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要把專業思想教育、敬業愛業教育列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
(三)在專業設置上,要樹立市場導向的辦學理念。就是堅持面向區域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生產、服務與管理第一線設置專業,根據人才需求變化設置多個專業方向,層次上可分為本科、?,招生對象可包括普通高中生和高職生,以滿足不同人才市場的需求。
(四)在課程設置上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課程模式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包括課程內容體系和課程結構體系。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體現現代教育綜合化的特色,應超越我國傳統的單純“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固定模式,不斷推出課堂教學課程與實踐活動課程相結合、以科研探索為發展導向的課程設置體系。
(五)在教學計劃及培養方案上,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教學計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及時了解旅游行業的基本情況,分析旅游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與分布情況,確定旅游職業綜合能力。旅游教育有自身的行業特點和目標,是基礎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統一,要著力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引入不同級別的國內乃至國際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鼓勵學生獲取跨行業的職業技能證書,以適應學生擇業謀職的需要。
。┰谂囵B途徑模式方面,要實行特色辦學。培養途徑模式是指人才培養過程中為完成特定培養目標或教學目標所采取的培養形式和創造的教學環境的總和。以培養適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旅游人才培養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徑。加強實訓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是旅游教育辦學特色的關鍵。
(七)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旅游專業師資隊伍。目前高校旅游專業的教師素質問題相當突出,許多教師是由地理、管理、經濟、外語,甚至地質等專業改行而來,旅游專業任課教師無論從專業理論和知識上,還是對旅游的認識和實踐上都存在相當的差距。教師素質是培養人才的關鍵,要想培養出第一流的學生,就必須擁有第一流的教師隊伍;要想造就高質量的旅游專業人才,就必須造就高素質的旅游專業師資隊伍。
綜上所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體現“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指導思想,而且要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要樹立“以教學為基礎,以技能培訓為推動環節,以科研為發展導向”的大旅游教育觀,按照產、學、研、企一體化的思路,構建教學——實訓——科研一體化的開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實行“企業化與院校式”結合的管理運作模式,配合旅游企業集團的組建,成立相應的培訓機構,為旅游人才培養“直通車”鋪路架橋,密切院校與業界的聯系,保證理論功底深厚、實踐技能熟悉的旅游人才的來源與出路通暢;以合作辦學、聯合培養、教師互訪、學術交流等方式,積極開展和加強國際、國內橫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