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成考時事政治大全試題舉例一
2006-03-24 13:57:01 來源:yuloo
單項選擇題
1.為進一步健全領導干部從政準則,黨中央決定實行領導干部家庭財產報告制度。2001年首先實行這項制度的是在
A.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
B.地(市)廳級以上領導干部中
C.省(部)級領導干部中
D.省(部)級現職領導干部中
答(D)
2.由于在代數拓撲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而被黨中央、國家院授予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是
A.袁隆平 B.華羅庚
C.吳文俊 D.王大衍
答(C)
3.因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而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是
A.袁隆平 B.吳文俊
C.錢學森 D.路甬祥
答(A)
4.“十五”計劃是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開始實施現代化建設部署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建立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該部署屬于
A.第一步戰略 B.第二步戰略
C.第三步戰略 D.第四步戰略
答(C)
5.“十五”計劃《綱要》確定“十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為年均
A.7%左右 B.8%左右
C.9%左右 D.10%左右
答(A)
6.“十五”計劃《綱要》確定“十五”期間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A.3% B.5%
C.7% D.8%
答(B)
7.“十五”計劃《綱要》確定“十五”期間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A.7‰以內 B.8‰左右
C.9‰以內 D.10‰以內
答(C)
8.2001年江澤民主席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首次提出
A.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B.“三個代表”的思想
C.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
D.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
答(A)
9.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提出我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
A.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和增加農民收入
B.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C.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D.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答(A)
10.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提出,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是
A.加大對農業投入的力度
B.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C.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D.積極推行農村各項改革
答(B)
11.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提出,要進一步發展市場體系,重點培育和發展要素市場,尤其是
A.動力市場 B.技術市場
C.信息市場 D.資本市場
答(D)
12.當前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基本目標是
A.增加農民收入 B.大力調整農業結構
C.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D.推進農村稅費改革
答(A)
13.“十五”計劃《綱要》提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是
A.進一步深化改革
B.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
C.擴大國內需求
D.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答(C)
14.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57屆會議再次拒絕美國的反華提案。這是美國在日內瓦人權會議上利用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圖謀
A.第八次遭到失敗 B.第九次遭到失敗
C.第十六遭到失敗 D.第十二次遭到失敗
答(C)
15.第四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規劃”確定的全國法制宣傳日是
A.12月4日 B.10月1日
C.1月1日 D.5月1日
答(A)
16.“上海合作組織”首次元首會議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舉行。該組織包括的成員國共有
A.5個 B.6個
C.8個 D.10個
答(B)
17.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新吸收的成員國是
A.吉爾吉斯斯坦 B.巴基斯坦
C.烏茲別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答(C)
18.在2001年6月召開的中國科協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的是
A.路甬祥 B.朱光亞
C.周光召 D.袁隆平
答(C)
19.總結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是
A.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B.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
C.必須始終自覺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D.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黨的形象,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民族的尊嚴
答(A)
20.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是
A.生產資料 B.生產工具
C.勞動對象 D.人
2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
A.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B.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C.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D.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答(A)
22.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是
A.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B.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C.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D.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文化事業
答(B)
23.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是
A.堅持“三個代表”
B.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D.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答(C)
24.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A.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保證人民群眾實現自己的愿望和利益
C.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D.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答(A)
25.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開拓創新 D.與時俱進
答(D)
26.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始終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領導核心的基本要求是
A.堅持“三個代表”的要求
B.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C.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D.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答(A)
27.海峽兩岸兩黨工作機構之間的首度對話是
A.臺灣“國民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2001年7月來北京與中共中央臺辦就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相關問題進行對話
B.臺灣“新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2001年7月來北京與中共中央臺辦就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相關問題進行對話
C.臺灣“民進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2001年7月來北京與中共中央臺辦就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相關問題進行對話
D.臺灣“民主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2001年7月來北京與中共中央臺辦就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相關問題進行對話
答(B)
28.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決定將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交給
A.北京市 B.巴黎市
C.多倫多市 D.大阪市
答(A)
29.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決定北京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2008年奧運會是
A.第27屆奧運會 B.第28屆奧運會
C.第29屆奧運會 D.第30屆奧運會
答(C)
30.2001年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簽署了
A.《中俄友好同盟條約》
B.《中俄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C.《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D.《莫斯科宣言》
答(C)
31.2001年7月16日,江澤民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的核心思想是
A.世代友好,永不為敵
B.加強互信,增進友誼
C.擴大合作,促進發展
D.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
答(A)
32.2001年7月19日西藏拉薩隆重舉行大會慶祝西藏和平解放
A.40周年 B.45周年
C.50周年 D.55周年
答(C)
33.2001年8月7日江澤民總書記在北戴河與部分國際科技和社會科學專家座談時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是
A.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B.信息資源是第一資源
C.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D.教育資源是第一資源
答(A)
34.2001年8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江澤民同志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論科學技術》
B.《論“三個代表》
C.《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答(B)
35.2001年8月22日至9月1日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舉辦地點是
A.北京 B.上海
C.東京 D.漢城
答(A)
36.在2001年8月22日至9月1日舉辦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的金牌總數是
A.28枚 B.32枚
C.46枚 D.54枚
答(D)
37.在2001年8月22日至9月1日舉辦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家代表團依次是
A.美國、俄羅斯、中國 B.中國、美國、俄羅斯
C.美國、中國、俄羅斯 D.美國、俄羅斯、德國
答(B)
38.2001年6月29日第55屆聯合國大會舉行會議,一致通過選舉產生的新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是
A.羅伯遜 B.查韋斯
C.安南 D.庫馬拉通加夫人
答(C)
39.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7月16日選舉產生的國際奧委會第八位主席是
A.金云龍 B.龐德
C.施密德 D.羅格
答(D)
40.2001年7月19日至2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六次大會續會部長級會議在波恩舉行。對此會議表示反對而拒絕參加的國家是
A.美國 B.法國 C.日本 D.俄羅斯
答(A)
41.2001年8月13日,不顧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以及日本國內各方人士強烈反對而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是
A.森喜郎 B.小泉純一郎
C.橋本龍太郎 D.中曾根康弘
答(B)
42.在2001年7月25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特設工作組第24次會議上拒絕接受公約議定書草案的國家是
A.美國 B.英國 C.俄羅斯 D.法國
答(A)
43.標志著中國完成了與所有世貿組織成員的雙邊市場準入談判是2001年9月13日中國與
A.美國達成雙協協議 B.日本達成雙邊協議
C.印度達成雙邊協議 D.墨西哥達成雙邊協議
答(D)
44.2001年9月27日至19日舉行了
A.第23屆萬國郵聯大會
B.200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C.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
D.第17屆世界計算機大會
答(C)
45.2001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了
A.《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B.《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
C.《中共中央關于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D.《中共中央關于以德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答(B)
46.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第一位的任務是加強
A.思想作風建設 B.工作作風建設
C.領導作風建設 D.干部生活作風建設
答(A)
47.黨的作風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A.“八個堅持、八個反對”
B.加強思想教育,解決突出問題
C.發揚優良傳統,推進制度建設
D.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答(A)
48.在新世紀的三大任務中,核心的一條是
A.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
B.完成祖國統一
C.加強黨的建設
D.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答(A)
49.實現新世紀的三大任務的根本保證是
A.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
B.完成祖國統一
C.加強黨的建設
D.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答(C)
50.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是
A.思想作風建設
B.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
C.領導作風建設
D.組織建設
答(B)
51.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
A.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B.理論聯系實際
C.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D.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答(C)
52.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組織保證是
A.堅持任人唯賢 B.堅持民主集中制
C.堅持黨管干部 D.堅持群眾公認
答(A)
53.中國人民從長期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是
A.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B.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C.堅持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D.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答(A)
54.2001年6月,舉世矚目的大型鐵路開工典禮在青海格爾木和西藏拉薩同時舉行,這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該鐵路的名稱是
A.格拉鐵路 B.西北鐵路 C.青藏鐵路 D.藏北鐵路
答(C)
55.2001年9月,中國國民黨考核紀律委員會決定撤銷前主席國民黨黨籍的是
A.李登輝 B.陳水扁 C.陳庚金 D.呂秀蓮
答(A)
56.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全面建設
A.工業化 B.信息化
C.小康社會 D.城市化
答(C)
57.2001年10月31日,新華社報道,繼加入人類基因組織計劃之后,我國科學家日前又加入了一項國際性科研計劃,即
A.人類腦計劃 B.猴腦計劃
C.克隆人計劃 D.克隆猴計劃
答(A)
58.教育部決定了從2003年起將高考提前
A.10天 B.20天
C.一個月 D.一個半月
答(C)
59.2001年12月6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行招待會,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法席位
A.25周年 B.30周年
C.35周年 D.40周年
答(B)
60.2001年12月13日,美國總統布什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宣布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
A.《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B.《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C.《京都協議書》 D.《反彈導彈條約》
答(D)
61.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中共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A.《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B.《公民道德建設實施計劃》
C.《全面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D.《全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施計劃》
答(A)
62.2001年12月20日,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英國科學家說,他們已經破譯又一對人類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這對染色體是
A.第19號染色體 B.第20號染色體
C.第21號染色體 D.第22號染色體
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