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起點升本科政治試卷(fcp123提供)
2005-07-21 13:34:59 來源:中國招生考試論壇
2005年4月DXP理論概論專家預測試卷(2)
第一部分選擇題
1DXP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
A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怎樣解決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什么是市場經濟,怎樣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堅持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B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方針不動搖
C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不動搖D改革開放不動搖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B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
4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必須以【 】
A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B加快經濟增長速度為中心
C協調比例關系為中心D推動科技進步為中心
5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強調【 】
A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B經濟與政治的全面協調發展
C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D人類自身再生產與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協調發展
6我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A國有資產在整個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上B國有資產在公有資產中占優勢上
C控制力上D國有經濟的大發展上
7判斷股份制企業的性質,關鍵看股份制企業【 】
A所在社會的性質B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C股東的成分D管理者的身份
8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DXP關于【 】
A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
C“先富”與“共富”關系的理論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9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滿足人們【 】
A小康生活需要B基本生活需要C富裕生活需要D現代化生活需要
10DXP在不同場合,提出過一系列“兩手抓”的方針,在這一系列“兩手抓”方針中,關鍵是【 】
A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B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D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1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的“二為”方向是【 】
A為物質文明建設服務和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B為經濟建設服務和為社會穩定服務
C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D為政治服務和為改革開放服務
12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長期斗爭中,必須始終【 】
A以人權高于主權的原則為基礎B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C以不結盟原則為基礎D以自由平等原則為基礎
13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是【 】
A愛國主義B社會主義C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D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
14黨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DXP理論的【 】
A萌芽、醞釀階段B初步形成階段C逐步展開并形成輪廊階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論體系階段
15DXP理論的精髓是【 】
A改革開放B發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6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 】
A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B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
C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
D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7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改革開放C實行家庭承包經營D建立經濟特區
18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 】
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B簡單再生產向擴大再生產轉變
C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變D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19我國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是【 】
A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B切實減輕農民負擔C實行規模經營D發展科技和教育
20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 】
A實行公司制B實行股份制C抓大放小D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非公有制經濟是【 】
A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要補充
C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私有制經濟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2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 】
A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B改革與發展的關系
C計劃與市場的關系D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23健全市場機制,應逐步建立的價格形成機制是【 】
A市場形成價格為主B國家制定價格為主C計劃和市場共同形成價格D供方自由定價
24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的前提條件是【 】
A生產力發展水平B社會化生產C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D社會主義勞動的性質
25某技術人員受雇于一私營企業,年薪5萬元,他的收入屬于【 】
A按勞分配B按勞動力價值分配C按資分配D按技術這一要素進行分配
26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 】
A基本方針B基本政策C基本方略D指導思想
27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應堅持把【 】
A和平友好關系放在首位B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C擴大我國的勢力和影響放在首位D避免戰爭放在首位
28當今世界格局發展的趨勢是【 】
A一極獨霸世界B兩極格局對峙C三足鼎立D多極化
29我國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從根本上說,是【 】
A愛國主義性質的B社會主義性質的C人民民主性質的D政治聯盟性質的
30在縣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三講”教育是【 】
A講學習、講黨性、講紀律B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C講學習、講紀律、講團結D講政治、講紀律、講黨性
1B 2A 3C 4A 5C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C 14C 15D 16D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A 24C 25B 26C 27B 28D 29B 30B
二、多項選擇題
31DXP理論基本形成的標志是【 】
ADXP南方談話的發表B黨的十四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括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D黨的基本路線的完整歸納E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概念的提出
32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時期,是DXP理論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基本觀點有【 】
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觀點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點
C實行改革開放的觀點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觀點E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觀點
33DXP說:“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句話的含義是【 】
A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化國B要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C社會主義應具有中國特色D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
E離開中國實際談社會主義也沒有意義
34中國現代化國情最重要的特點和最深層次的矛盾是【 】
A人口多 B底子薄C資源相對貧乏 D耕地少E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無限擴大
35DXP在闡述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任務時,提出【 】
A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B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C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D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
E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不同之處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
36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 】
A前者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后者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前者以公有制為主體,后者以私有制主體
C前者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后者不可避免出現兩極分化
D前者以計劃經濟為特征,后者以市場經濟為特征
E前者搞宏觀調控,后者沒有宏觀調控
3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是【 】
A不發達的社會主義B不成熟的社會主義
C經濟、政治制度尚不夠完善的社會主義D自然經濟占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
E非社會主義思想意識與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并存的社會主義
38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是A改革是動力B發展是目的C穩定是前提D發展是手段E穩定是目的
3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政策是【 】
A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C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
E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
40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要實施【 】
A科教興國戰略 B“三步走”戰略C可持續發展戰略 D穩定發展戰略E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戰略
31AB 32BCDE 33ACDE 34ABCD 35ABCDE 36BC 37ABCE 38ABC 39BCDE 40AC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41為什么說DXP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答:(1)DXP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針對我們過去對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對社會主義特征及其實現形式的認識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2)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成果的基礎上,把我們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3)DXP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時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模糊觀念,擺脫了長期以來拘泥于具體模式而忽略社會主義本質的錯誤傾向。
42當前全面發展農業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答:(1)長期穩定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2)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3)建立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4)采取切實措施減輕農民負擔,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5)實施科教興農。
43簡述在公有制經濟為主的條件下,為什么要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答:(1)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還不能涵蓋一切領域,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存在和發展,并使其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客觀必然。(2)非公有制經濟有其重要作用對促進公有制經濟的改革,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4如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答:(1)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從廣度、深度擴大對外開放。(2)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3)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4)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5)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自力更生的關系,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45簡述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
答:(1)政治協商,主要是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項、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協商。(2)民主監督,主要是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46發展地區經濟、優化地區經濟結構的意義何在?
答:(1)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2)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補充、互相協作、協調發展,發揮國民經濟的整體優勢。(3)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我國消滅貧困,使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4)加快不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對于保持社會安定,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都有重要意義。
47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1)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立黨之本。做到“三個代表”是黨的先進性的根本體現,是黨的一切事業、一切活動以及自身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執政之基。總結中國GCD的歷史經驗,黨之所以取得執政地位并能夠長期執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夠始終做到“三個代表”。(3)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力量之源。中國GCD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新世紀艱巨任務面前,黨必須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黨就有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
四、論述題
48結合總書記同志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講話的精神,試論如何理解我國的國情及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答:(1)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貧乏,最大的國情是我國正處在并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是黨的基本綱領。(2)當前,我們必須把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統一起來,一方面,我們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的前進方向,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另一方面,我們又要腳踏實地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3)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而空談理想,就會脫離實際。
49如何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科學命題?
答:(1)1992年DXP在南方談話中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2)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只要中國實現了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就會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可見,發展是硬道理是一個帶時代性和國際性的命題。(3)最終說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展。(4)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中國要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爭在國際事務中有自己的發言權,人民生活究竟怎么樣,都要靠發展。(5)善于把握機會來解決我們的發展問題,因為不抓住機會,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發展機遇稍縱即逝,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50如何理解“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答:(1)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
第一部分選擇題
1DXP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
A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怎樣解決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什么是市場經濟,怎樣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堅持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B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方針不動搖
C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不動搖D改革開放不動搖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B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
4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必須以【 】
A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B加快經濟增長速度為中心
C協調比例關系為中心D推動科技進步為中心
5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強調【 】
A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B經濟與政治的全面協調發展
C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D人類自身再生產與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協調發展
6我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A國有資產在整個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上B國有資產在公有資產中占優勢上
C控制力上D國有經濟的大發展上
7判斷股份制企業的性質,關鍵看股份制企業【 】
A所在社會的性質B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C股東的成分D管理者的身份
8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DXP關于【 】
A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
C“先富”與“共富”關系的理論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9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滿足人們【 】
A小康生活需要B基本生活需要C富裕生活需要D現代化生活需要
10DXP在不同場合,提出過一系列“兩手抓”的方針,在這一系列“兩手抓”方針中,關鍵是【 】
A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B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D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1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的“二為”方向是【 】
A為物質文明建設服務和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B為經濟建設服務和為社會穩定服務
C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D為政治服務和為改革開放服務
12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長期斗爭中,必須始終【 】
A以人權高于主權的原則為基礎B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C以不結盟原則為基礎D以自由平等原則為基礎
13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是【 】
A愛國主義B社會主義C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D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
14黨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DXP理論的【 】
A萌芽、醞釀階段B初步形成階段C逐步展開并形成輪廊階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論體系階段
15DXP理論的精髓是【 】
A改革開放B發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6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 】
A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B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
C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
D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7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改革開放C實行家庭承包經營D建立經濟特區
18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 】
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B簡單再生產向擴大再生產轉變
C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變D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19我國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是【 】
A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B切實減輕農民負擔C實行規模經營D發展科技和教育
20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 】
A實行公司制B實行股份制C抓大放小D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非公有制經濟是【 】
A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要補充
C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私有制經濟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2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 】
A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B改革與發展的關系
C計劃與市場的關系D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23健全市場機制,應逐步建立的價格形成機制是【 】
A市場形成價格為主B國家制定價格為主C計劃和市場共同形成價格D供方自由定價
24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的前提條件是【 】
A生產力發展水平B社會化生產C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D社會主義勞動的性質
25某技術人員受雇于一私營企業,年薪5萬元,他的收入屬于【 】
A按勞分配B按勞動力價值分配C按資分配D按技術這一要素進行分配
26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 】
A基本方針B基本政策C基本方略D指導思想
27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應堅持把【 】
A和平友好關系放在首位B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C擴大我國的勢力和影響放在首位D避免戰爭放在首位
28當今世界格局發展的趨勢是【 】
A一極獨霸世界B兩極格局對峙C三足鼎立D多極化
29我國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從根本上說,是【 】
A愛國主義性質的B社會主義性質的C人民民主性質的D政治聯盟性質的
30在縣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三講”教育是【 】
A講學習、講黨性、講紀律B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C講學習、講紀律、講團結D講政治、講紀律、講黨性
1B 2A 3C 4A 5C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C 14C 15D 16D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A 24C 25B 26C 27B 28D 29B 30B
二、多項選擇題
31DXP理論基本形成的標志是【 】
ADXP南方談話的發表B黨的十四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括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D黨的基本路線的完整歸納E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概念的提出
32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時期,是DXP理論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基本觀點有【 】
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觀點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點
C實行改革開放的觀點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觀點E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觀點
33DXP說:“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句話的含義是【 】
A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化國B要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C社會主義應具有中國特色D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
E離開中國實際談社會主義也沒有意義
34中國現代化國情最重要的特點和最深層次的矛盾是【 】
A人口多 B底子薄C資源相對貧乏 D耕地少E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無限擴大
35DXP在闡述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任務時,提出【 】
A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B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C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D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
E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不同之處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
36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 】
A前者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后者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前者以公有制為主體,后者以私有制主體
C前者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后者不可避免出現兩極分化
D前者以計劃經濟為特征,后者以市場經濟為特征
E前者搞宏觀調控,后者沒有宏觀調控
3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是【 】
A不發達的社會主義B不成熟的社會主義
C經濟、政治制度尚不夠完善的社會主義D自然經濟占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
E非社會主義思想意識與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并存的社會主義
38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是A改革是動力B發展是目的C穩定是前提D發展是手段E穩定是目的
3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政策是【 】
A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C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
E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
40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要實施【 】
A科教興國戰略 B“三步走”戰略C可持續發展戰略 D穩定發展戰略E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戰略
31AB 32BCDE 33ACDE 34ABCD 35ABCDE 36BC 37ABCE 38ABC 39BCDE 40AC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41為什么說DXP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答:(1)DXP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針對我們過去對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對社會主義特征及其實現形式的認識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2)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成果的基礎上,把我們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3)DXP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時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模糊觀念,擺脫了長期以來拘泥于具體模式而忽略社會主義本質的錯誤傾向。
42當前全面發展農業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答:(1)長期穩定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2)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3)建立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4)采取切實措施減輕農民負擔,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5)實施科教興農。
43簡述在公有制經濟為主的條件下,為什么要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答:(1)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還不能涵蓋一切領域,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存在和發展,并使其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客觀必然。(2)非公有制經濟有其重要作用對促進公有制經濟的改革,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4如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答:(1)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從廣度、深度擴大對外開放。(2)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3)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4)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5)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自力更生的關系,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45簡述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
答:(1)政治協商,主要是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項、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協商。(2)民主監督,主要是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46發展地區經濟、優化地區經濟結構的意義何在?
答:(1)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2)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補充、互相協作、協調發展,發揮國民經濟的整體優勢。(3)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我國消滅貧困,使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4)加快不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對于保持社會安定,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都有重要意義。
47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1)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立黨之本。做到“三個代表”是黨的先進性的根本體現,是黨的一切事業、一切活動以及自身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執政之基。總結中國GCD的歷史經驗,黨之所以取得執政地位并能夠長期執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夠始終做到“三個代表”。(3)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GCD的力量之源。中國GCD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新世紀艱巨任務面前,黨必須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黨就有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
四、論述題
48結合總書記同志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講話的精神,試論如何理解我國的國情及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答:(1)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貧乏,最大的國情是我國正處在并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是黨的基本綱領。(2)當前,我們必須把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統一起來,一方面,我們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的前進方向,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另一方面,我們又要腳踏實地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3)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而空談理想,就會脫離實際。
49如何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科學命題?
答:(1)1992年DXP在南方談話中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2)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只要中國實現了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就會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可見,發展是硬道理是一個帶時代性和國際性的命題。(3)最終說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展。(4)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中國要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爭在國際事務中有自己的發言權,人民生活究竟怎么樣,都要靠發展。(5)善于把握機會來解決我們的發展問題,因為不抓住機會,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發展機遇稍縱即逝,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50如何理解“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答:(1)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